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信仰與人間佛教(本性法師)

  藥師信仰與人間佛教

  

  本性法師

  

  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慧能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可見,人成,即完成了佛成的基礎;淨化的人之國的到來,即意味著淨化的佛之國的到來。

  

  藥師信仰,即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信仰,立足于現世,願景于來世。重視此岸,向往彼岸。認爲,只有幸福的今天,才有美好的明天。明天是今天的水到渠成,必然結果。放棄了當下,把握不了當下,也就喪失了未來。

  

  釋迦牟尼佛說:人生難得,佛法難聞。藥師佛對此作出了積極響應。因爲人生難得,所以,藥師佛誓願讓人生消災延壽,爭取幸福美滿的極致。他啓示我們,多生存一天,就多了一天的希望,在這一天裏,我們可以做許多的好事,積許多善功善德。也因此,于後生,多了一分把握,少了一分風險。因爲佛法難聞,所以需要消災延壽,消災延壽,這爲我們的聞法,創造了更多的機會。因爲聞法,我們生命的巷子盡頭,才有開闊地,才有月之光輝、日之照耀。

  

  佛教說,要應機逗教。之所以要應機,是因爲有機之不同。我常在想,實踐人間佛教,藥師信仰是挺對機的。他不僅肯定了現實、人間、人的價值,還給予了消災延壽的方法;他不僅肯定了有情衆生當下幸福美滿的重要性,也給予了衆生未來邁向極樂淨土的光明之路。這光明之路就是藥師法門,這極樂淨土就是東方淨琉璃極樂世界。人間與佛國,此岸與彼岸,現在與未來,在藥師法門中,可以一舉兩得,得到了完美的統一。

  

  佛陀之開悟,悟的重要理論之一就是四聖谛:苦、集、滅、道,即人生是苦,苦有原因,原因可滅,滅有方法。消災延壽藥師法門,就爲了驗證這四聖谛而來,爲了滅苦而來,可見,是非常契合佛陀本懷的大法門。這也是藥師法門在巴利語系、漢語系、藏語系佛教中都普遍得到信仰與推崇的原因。而且,這種信仰還盛傳到日本、韓國等。

  

  非常感恩的是,末學有幸住持頗有知名度的藥師道場——福州開元寺。該寺已近1500年曆史,自唐代以來,即爲藥師佛道場,配套構建了藥師佛殿、藥王菩薩殿、藥上菩薩殿等,同時弘揚密教。因爲密教而弘藥師法門,還是因爲藥師法門而弘密教,史料不足,已不得而知。但可以確信的是,當時印度高僧般若怛羅在開元寺常住時,乃密教與藥師法門並弘。

  

  也許,這就是開元寺後來一直秉承藥師法門傳統,並成爲東密——日本真言宗創始人空海大師與臺密——日本天臺宗中興祖師圓珍大師入華學習之地的原因之一吧。及至近代,該寺寶松和尚大力弘揚藥師法門,同時募建堪稱當時國內最大規模的佛教醫院于藥師殿舊址,救濟缺醫少藥的貧苦大衆。

  

  後來,爲祈禱和平,抗議戰爭,他自焚己身,驚天動地,以警世人,人們信爲藥師佛之再來。20世紀80年代,本寺住持提潤法師,繼承寶松和尚遺風,弘揚藥師法門,創辦福建省佛教中草藥門診部,以佛教中草藥秘方救死扶傷,致力于籌備創辦福建省佛教醫院。其遺願:希望開元寺光大藥師法門,弘揚佛教醫藥傳統。

  

  雖生老病死,成住壞空,但苦集滅道,信解行證。自太虛大師到趙樸初居士與星雲大師,從人生佛教到人間佛教。佛教保持宗教神聖性的同時不忘關注人間社會。這正是藥師法門的核心特色,他將使有情衆生不但未來得救——順利無誤地進入我們東方人最適合去的東方極樂世界,來去自由于西方極樂世界。而且,于現實中得救——災消壽延,獲得人生的幸福健康美滿。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