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恒河大手印 (第四講)▪P5

  ..續本文上一頁者,捆住也。一切衆生都是跟著業跑啊!善業者升天,惡業者下地獄。真能做到妄念起不隨著跑,那時候業不能捆住你,就能夠自由了。

  “雖有中陰,所向自由,天上人間,隨意寄托。”真正悟道的人沒有中陰身,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也沒有中陰身。什麼叫中陰呢?就是前身已壞,後身未起。前面一個軀殼已經壞了,還沒有投胎到後面一個軀殼,當中的這個陰界之身,就是中陰身。這個中陰身是以風大爲主,所以它有五通。六通當中他沒有漏盡通,他只有少分的五通,不是像佛那樣大的五通。中陰身有少分的五通,所以他有神足通,什麼地方的父母和他有緣,千裏萬裏他一飄就到。他有天眼通,千裏萬裏外他也能看見。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他到西方去了,沒有中陰身。下地獄的也沒有中陰身。下到地獄了,哪裏有中陰身?其他幾個道都有中陰身。“雖有中陰,所向自由”,真正做到念起不隨,那麼,業障抓不住你,捆不住你,障不住你,你要到什麼地方去就到什麼地方去,自由自在。“天上人間,隨意寄托”,或者天上,或者人間,隨意寄托一下。這個是最起碼的功夫,妄念還不能斷除,妄念起,我能不跟它跑。功夫到這裏,雖然有中陰,還能自由自在。妄念起跟著跑,那就壞了,就不能自由了。所以,這是最起碼的一步,最差的一等。

  “若愛惡之念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愛,喜歡,喜愛;惡,討厭,厭惡。愛憎的心沒有了。不是這個好我就取,那個不好就舍。因爲一切都是夢幻泡影,分什麼好壞呢?有什麼可愛憎的?這要真做到才行,假如人家給你講講,你也能做做,背了人之後你還有愛惡之情,那還是不行。愛惡之念已泯,泯者,滅也。愛惡之念滅除了,沒有了,就不再受分段生死,就出生死輪回了。當然,還有法執未除。

  “自能易短爲長,易粗爲妙。”這是講功用。這樣的人即能變化自在,短的可以變成長的,不好的粗糙的東西可以變成美妙的精細的東西。他能變化,六道輪回他也能變成神妙,一切都變化了。你們不是常常問:我的功夫到哪一步了?你們可以不妨自己考察、自己印證:第一,是不是妄念起都不隨之了?如能做到,那你即能所向自由。進一步,如你能泯滅愛惡之心,沒有喜歡,沒有討厭,一切平等、平等、又平等。那你分段生死就消除了,就能夠變化自在了。

  如更進一步:“若微細流注,一切寂滅,唯圓覺大智朗然獨存,即能隨機應現千百億化身,度有緣衆生,名之爲佛。”這是最上乘。我們修法就是要做到微細流注一切寂滅,將微細妄念的種子都消除光,而徹證“唯圓覺大智,朗然獨存”的境界,圓成佛果。我們這一生果能由見性破初關,進而在事境上鍛煉,勤除習氣,練到順逆無拘,縱橫無礙,破重關後,再上上升進,除盡微細流注,就大放光明,朗照十方,無所障礙了。你不要神通,神通自會來找你,所以能隨機應現千百億化身度有緣衆生。佛菩薩就是這樣隨機赴感,應緣現身,來度衆生的。

  意生身有叁種:一、叁昧樂正受意生身。二、覺法自性意生身。叁、種類俱足無行作意生身。打坐深入叁昧,深入禅定,能出叁昧樂正受意生身。意根就是第七識,第七識意根所現之身,叫意生身。由少而多變化,最後百千萬億化身一切具足。無行作,種類俱足,山河大地、樓臺亭閣等等,都能顯現變化出來。功夫做到什麼程度,微細流注才能斷除?所謂微細,就是我們現在看不見它,要做功夫深入金剛薩埵定以後才看得見:唉呀,細妄種子這麼多,動得這麼厲害。知道這個在動,把它消去,不動了,但還有個“不動”在也不行,不動也不要。打破它,識蘊區宇就打破了。識蘊是五蘊的最後一蘊,識蘊打破,就成就了。所以我們要做功夫,要修行,就是要悟後真修。但是,你不悟真心不明理怎麼去修?所以,認識真心明白道理最爲重要,即覺法自性意生身最重要。

  今天我把色、空之義又講了一遍,還再次重申了認識真心(見地正)的重要性:爲什麼要認識真心才行,也講了講修行人臨命終時究竟到什麼地方去。你們要時時刻刻這樣做功夫,就是“常須覺察,損之又損”。我們要時時刻刻的覺照:唉喲,念頭來了。唉喲,又著相了。唉喲,妄念起了。趕快不要動,不跟它跑,這叫損之又損。你們不要講什麼一悟到底,這恐怕不是輕易做得到吧?我們不是常聽人說:“哎呀,我怎麼還有這麼多念頭呢?”你們看,一下子把念頭消除淨光,不是容易辦到的事,所以常須覺察,損之又損才行。那如何考察自己是否進步呢?應該回頭看,就是比比過去,過去自己怎麼執著、怎麼煩惱,現在比從前少一點了,心平氣和多了,那就是有進步了。有進步就好,因爲知道有進步,就能增強信心。我們在做功夫當中,身體發熱,光明顯現,這都是好現象。但是我們不能追求,一追求就完了,那就是住著、就是妄念妄情。

  我們于悟後做功夫要任其自然,像流水一樣,嘩、嘩、嘩地流過去,要不停留、不可住著,不跟境界跑,不隨妄念流,把我們的妄想習氣損之又損,消除淨光,才能成就大道。此爲修法之訣竅,是故不識真心,修法無益;識得真心,不知訣竅,不能成就。

  我們念阿彌陀佛,是喚醒自心,不是求西方的阿彌陀佛。我們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和阿彌陀佛心心相印,也是自力,也是他力。我們明白念佛的作用,就是借佛的聖號除去我們心中的汙濁、煩惱,借佛的光明朗照我們,消除我們的業障,那麼我們發願生西方,就能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怎麼個生法呢?即是要把愛根斬斷,若能如此,肯定成功。你要是還愛戀著這個世界,盡管你強調“我有他力、我有他力、我有他力”、但你最終是生不了西方淨土的。因爲你愛根沒有斬斷,牽挂著這娑婆世界,如何走得了呢?其實他力就是自力,自力就是他力,自他不二。將自他分成兩個,那就錯了。我們修行,一定要雙修,就是把自力和他力結合起來,光靠他力,自力上不去,沒有用處。因爲你妄念不除,執著這個娑婆世界,他力拉不動你。佛菩薩要是能拉,老早就把我們拉光了。佛菩薩接引生西,怎麼接引法?發光照你。你不睜眼睛,他照你,你看不見他的光,有何用處?是故永明延壽禅師說:我們的心比如是一盆水,佛菩薩比如天上的月亮。阿彌陀佛放光照我們,假如我們的心如水清淨了,就能現出月亮的影子來,這就是感應道交,他力自力結合在一塊了;假若我們的心水是一盆汙水,就映不出月亮來。不是佛不照你,佛沒有這種不平等的心,佛是普遍朗照的,而你的心卻汙穢得很。是故瞎子不見光明,汙水不現月影。這完全是我們的誤會,並不是佛不照我們。所以要雙修,有他力也有自力。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要一切放下,懇懇切切地念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自心喚醒。他心就是自心,自心就是他心,打成一片,心佛道交。臨命終時彼佛現前。這“臨命終時”,不光是指臨死的時候,還指生死命根斷除之時。什麼叫生死命根斷除之時呢?就是我們的妄情、妄念、妄心這個時候死下來了、斷除了,這就是臨命終時。因爲我們的生死命根就是妄情、妄念、妄心。我們本來哪裏有生死啊?都是這妄情、妄念、妄心執著色相,造業受報,從而六道輪回、虛妄生死。我們一心念佛,功夫成熟,時節因緣一到“啪”地一下子,把妄情、妄念、妄心斬斷,這生死命根就終了。“臨命終時,彼佛現前”,“彼佛”就是那個佛,就是阿彌陀佛,就是我們自性佛,自性佛就是阿彌陀佛。“現前”,即本性現前也,這叫“花開見佛悟無生”。心花開放,見自性佛,這就是開悟了。“悟無生”,開悟了見到了不生不滅的本來自性!這就是淨土宗啊,是真正的淨土宗!我們千萬不要把生死大事,推到阿彌陀佛一個人身上。不要說這是他力,你阿彌陀佛假如不救我去,是你的過錯,非我之咎。這是不對的,你自己的妄情、妄念、妄心沒有斬斷,彼佛如何現前,如何能悟無生?這全是你自己的過咎,怎麼可以埋怨阿彌陀佛呢?

  淨土宗就是禅宗,禅宗就是淨土宗。這是古來的大善知識講的,“禅者,淨土之禅也;淨土者,禅之淨土也。”禅就是淨土,淨土就是禅。不能分成兩個,看成兩回事,它的確是一回事。比如,永明壽大師是禅師,怎麼成爲淨土宗的大祖師了呢?蓮池大師也是禅師,徹悟大師也是禅師,他們怎麼都成爲淨土宗的大祖師了呢?禅,淨本來就是一鼻孔出氣,只是後來人不明理,才強分禅分淨。我們發願生西,心要真切,不要疑惑。願要懇切,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已,還要有真實之行。心有行散,不可救矣。朝于斯,夕于斯,流離于斯,顛沛于斯,時時刻刻不忘記,那麼,你就快要成道了。修禅人也是如此,常須覺察,時時保護,照顧話頭。我們修密宗的也是如此,我再叁說修心中心法,不能光靠兩小時打坐,下座時觀照最重要,下座比上座還重要。下座時曆境練心,看看你的心空不空,這是最重要的一著。

  我常常聽人講:唉喲,今天我真是氣死了,某人怎麼、怎麼不好。我倒問問你是不是學佛的人啊?還氣什麼東西啊?你學佛了,就不應該有氣。一切皆空,無人無我,無自無他,還氣什麼?若還有氣,你就是沒學佛,就是沒有時時覺察,沒有曆境練心。越是違逆的環境,越是氣惱的人事,越是能鍛煉你,看你還氣不氣?你還生氣,就是沒鍛煉,沒鍛煉怎麼能成佛啊?逆境其實也是好的境界,是鍛煉你的,看你是不是醒悟。不要說什麼逆境壞,壞不壞就看你醒悟不醒悟,就看你是不是會利用這個境界鍛煉自己。我們學佛人,不管是習禅、習淨抑或是習密,都要時時刻刻曆境練心,不能如是,決無成就。

  

  

《恒河大手印 (第四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