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善道。』
從 這段經文中,很清楚地告訴我們:如果有念阿彌陀佛的男子女人,持戒修齋,願生西方,親近彌陀,或因功力不足,其心未定,到了臨命終時,若能有福分聽到藥師 佛名,或意念藥師佛名號,臨終就有八大菩薩,親來迎接,引導你于西方衆色蓮花之中,自然化生。或因你積善的福分而生天上,不生惡趣;天上壽終再生人間,亦 爲聖王,教化人民,同行十善法門,使國家和樂,人民安居。由此足證念佛之人要生西方的,亦不必認爲念東方藥師佛就不對,或以爲念錯了,那完全是自己對佛法 思想未曾搞通的錯誤。現在既說聞藥師佛名,臨終就有八大菩薩來導你往生西方,反過來說,你若念藥師佛名,將來要求東方藥師佛的琉璃淨土,或因功力不足,心 意未定,若聞阿彌陀佛名號,可能亦來這八大菩薩送你生于東方琉璃世界。本來佛佛道同,十方淨土在聖者境地,應無分別隔離,衆生我見未忘,妄想分別,多生執 障,反而畫地自限,弄得自己隔曆不融了。六祖惠能曾說:「東方人念佛要生西方,西方人念佛又生什麼地方呢?」我們現在可憑上段《藥師經》意,大膽地答複六 祖:「西方人念佛,亦可以生東方淨土。」六祖重禅,意在破除念佛人之執障,那麼我這樣說法,如能會融佛意,想不致于離題太遠,有什麼大過錯的吧!
在 《藥師經》中還有一個特別的說法,在其它經中並不多見。他說我們人生下來就有兩個「俱生神」,與生俱來,跟住我們,記載我們一生所作的善惡,一神記善,一 神記惡,「隨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書之」,曆曆分明,一絲不紊,到各人臨終之時,此二神負責將此紀錄罪福之書,「盡持授與琰魔法王」,由王憑此紀錄,推 算罪福,而判定之。有福者上升,自無問題,造罪者將淪苦處,憂怖萬狀,那時若有在生親戚家眷爲他誦經禮忏,忏悔修福,亦可減輕他們業報,所以這《藥師徑》 雖然注重延生求福延壽,同時亦注意到亡者的利益,可謂「冥陽兩利,存殁均沾」之寶典。吾人學佛目的爲「淨佛國土,成就衆生」,那就不可不注意修習了!
藥師法門的妙義
〔民國六十叁年農曆叁月二十四日慈濟法會講詞〕
證嚴法師
諸位委員、會員善德:
時 光似箭,迅速飛逝過去,今天又是再另一個月的二十四日了,尤其是這個月——叁月二十四日,今天我們慈濟功德會成立以來八年整的紀念日。適逢此時,我懷著幾 種的感想,想提出與諸位談談;一、這次慈濟八周年紀念的佛七,諸位竟能于繁忙中,放下家務事業,踴躍來參加這一年一次的慈濟紀念佛七,七天專心精進修持, 每天叁次講解《藥師經》的教義,諸位都能聚精會神細心聽講,都不因坐久了而表現疲厭的態度,又每天早課前禮拜,《大悲忏》時也都那麼誠懇摯敬,真使我得到 從未曾有的高興,衷心地感激,無限的安慰!這是我幾年來心靈上最豐富的收獲,真是一次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盛況!
在 這極忙碌社會裏,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有事業、職業、工業、家業、學業、農業等等數不完的忙忙碌碌的繁忙事業,平常想要抽出一些時間到寺院禮佛聽經,都好 像很不容易似的,別說是其它的修持研究,在時間上更是困難了。況且放下一切到寺院專修,更是叫人不敢抱太樂觀的妄想。的確的,我是這樣想,我做事一向都是 順其自然,出其誠意,不宣傳、不勉強、不鼓勵爲原則;佛七的前一天,在我心裏的估計,來參加的人數,最多也不會超過十五人,因爲往年常來參加的幾位委員同 修,有的是媳婦生産〔坐月〕,有的是因急事到臺北,又有幾位身體病弱,看情形好象都不能來參加了。可是佛法的成就,往往都會給人一種不可思議的奇迹,本來 十五個人的預算,竟增加爲六十多人,而且都是七天住宿,在敝舍專心修持的。他們有十一位從臺北專程趕來參加的,有的竟將要務暫時放下,各自南北部趕回來, 有的還抱著病弱的身體來參加,更有好幾位從未來過新發心的菩薩,也都互相勉勵來參加。諸位能不以敝舍的地方狹窄、住宿不方便而起厭煩,我表示歉意時,你們 卻都謙誠安怡地說:「來的目的都是爲了修持、拜佛、念佛、聽經,大家聚首在一起更覺得意趣濃厚,增加道心。」諸位這樣殷勤熱心向道,能不叫我興奮嗎?您們 的表現給我極大的安慰!所以我說,這是我幾年來,心靈上最豐富的大收獲!
況 且,我創立慈濟最大的意趣,是爲了振興佛教,希望人人都能認清佛教的真正教義,更希望人人都能實踐佛陀慈悲濟世的精神,進而共同步入佛法解脫門。像諸位同 修,多數都是先入慈濟的善法門,現在都漸向佛法律儀門進修,能再不斷地向前精進,那便是究竟的解脫門了。我最大的一個祈望是:諸位同修都能永遠保持著像現 在「以法爲重的道心」,共攜互勉,以慈濟做橋梁,邁向究竟解脫門,通達到佛陀的常寂光境!
今 年我們慈濟紀念的佛七,所打的藥師佛七,七天專心稱念消災延壽藥師佛的聖號,在這七天的時間,每日叁時〔叁次〕講解《藥師經》的教義,是希望能盡量使諸位 同修,能得了解藥師佛在因地開始修行時,所發的十二種大願,是爲了救度我們現在末世的衆生而誓志立願,自發願到成佛,乃至到現在,還是時刻不休地實踐著他 救世救人願行,世間千類萬狀種種的災難苦厄,藥師佛的十二大願中,就總括了解除宇宙間的橫禍災難,和救濟衆生身心迫惱的困厄。這七天二十一次的講解,諸位 大體也都知道,藥師法門的大意,其主要的內容是:提倡人生,了解尊重自己,人人都有與佛同等〔平等〕的「佛性」。佛陀要我們常常憶念藥師佛的德行名號,也 就是希望我們仿效藥師佛的願行,和平處世,改善邪蔽的思想,矯正不端的行爲,福利社會人群,倡導教育、健康、及正常的娛樂,對于貧困、孤老無依、殘廢病苦 等衆生,更須要起憐愍心,盡量慈濟他們,也能獲得和平的快樂,這是在藥師佛十二大願中,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都已很詳細地爲我們啓示了。學佛的行者,應 該遵行佛的教法,發大乘心,實行菩薩爲衆生服務的精神。
慈濟自成立的第 一個月開始,到現在共爲九十九個月,每個月二十四這一天都集諸善德同修,誦持《藥師經》,也就是因爲慈濟功德會的宗旨是:以《藥師經》裏頭釋迦牟尼佛爲我 們所啓示的藥師佛的十二大願,實行普遍于社會,顯揚佛法的救世利生的教義,我們必須仗叁寶的力量加持,使我們起殷重心,立正信念,所以每日持誦《藥師 經》,增長功德!
《藥師經》再叁提示我們,時常「憶念受持」,便會得到 隨心所求,滿足其願,如經文內中記載:「隨所樂求,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像這樣現實社會人人祈求的現生 中四種福報,只要專心憶念受持,就會如願以償!「憶念」,是要我們時時記得藥師佛的十二大願,並學著時時實行,就是說:要求自己長壽,必要先做放生護生、 醫病施藥的事業;求富饒,必先布施財物,救濟貧困;求官位權力,必先取人信服;要求男女〔子女〕,也必先廣結善緣。總而言之,我們要求獲得世間的利益,必 須要付出一分的努力。現在時處末世,世間幾乎每天都有災害禍亂,這是世間的病態,人既然住在這病態的世間中,必是危險不安的,縱然求得了世間的財、子、 福、壽等人事物欲滿足,而所住的地方不平安〔如水、火、風、地震或是戰亂等災害〕,物質財利等對我們有何作用呢?所以佛陀啓示我們要自救必先救人,要救人 就不能不救世,要救世就先救心,須要救普天下的衆生心。所以說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就天下太平了,這是件艱巨的工作,必須要大家的力量,互相輾轉相 勸,共同勉勵,邁入藥師佛的十二大願中,以祈達到自救救人,自度度人,願諸位同修都利用慈濟作爲渡彼岸的橋梁吧!
這 前後八天,誤了諸位寶貴的時間,我沒有什麼好資料貢獻諸位,不過,我感覺這部《藥師經》最適合現世衆生的機宜,但願往後每月慈濟法會中,再擇段相互研究。 今年佛七的盛況真出乎我意料之外,諸位踴躍精進的精神,更使我感激難忘,希望諸位能保持永恒的心,來年的佛七,是否會比今年創下更好的成績,這要看您們的 道心及輾轉勸化的力量了!
好了,讓我們虔誠地將這佛七的功德,回向慈濟會員同仁,及海內外護持的大德,願藥師佛的願力加持,所求願滿,諸事如意!
藥師經旁解序
何子培
夫 棲神淨業者,鹹以西方極樂國土爲唯一之歸宿矣。而不知尚有藥師如來,所報得之東方琉璃世界;其功德莊嚴,亦不可思議也。故世尊于示演《阿彌陀經》之後,即 複繼以是經,使世人知琉璃樂國;同一法界,清淨莊嚴,無二無別。若各隨其願力因緣而往生焉,皆不退轉也。本經自雲:『然彼國土,亦如西方極樂世界,等無差 別。』又雲:『至心念誦,命終之後,生彼世界,得不退轉,乃至菩提。』是世尊于琉璃樂國,同示贊歎,同勸往生,意無岐異。修淨業者,慎勿輕爲抑揚,致幹罪 咎也。
本經前後凡五譯,而以奘譯本爲最通行。以前雖有疏注數家,然或繁 蕪而難尋端緒,或簡略而不適初機。今夏,本局經理沈彬翰居士授以是經,命依壽春本《金剛經批注》形式,爲之注釋。受命兢兢,懼無以媲美前軌,爲通人君子所 诃也。乃據太賢《藥師經古迹記》,靈耀《藥師經直解》,及普霦《藥師經疏鈔擇要》,撷精取華,注于經文之旁。每段又挈其大意而置于書眉,務使眉批注釋,皆 極精切簡明而後已。或偶述臆見,亦必深思熟慮而後出之,不敢負唐突聖言之愆;亦竊本古人,述而不作之遺意焉。
夫西方淨土,自廬山建社,列祖相承,修淨業者,盛于古今。證往生者,不知凡幾。而東方琉璃國土,發願往生者,自亦不乏其人。倘棲心淨業之士,能共起宏揚,誓生彼國,則豈惟藥師彌陀,同懷慶悅;琉璃蓮華,相得益彰。而世尊殷勤付囑此經之意,亦庶幾爲不虛也夫。
二十二年秋月,何子培序于佛學書局
藥師經軌
何子培
《藥 師經》翻譯最早者,爲《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經》,即《大灌頂神咒經》卷十二,東晉帛屍梨密譯。次爲《琉璃光經》一卷,劉宋慧簡譯。叁爲《佛說藥師如來本 願經》一卷,隋達磨笈多譯。四爲《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一卷,唐玄奘譯。五《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二卷,唐義淨譯。以上稱爲《藥師經》五譯。 此中前四譯,單述藥師如來之事,故雲《藥師經》。第五譯于上卷述六佛之事,下卷述藥師如來之事,故雲《七佛藥師經》。然普通所謂《藥師經》者,系指玄奘譯 本而言。
其疏釋有《藥師經疏》一卷,唐窺基撰。《藥師經鈔》二卷,善珠 撰。《藥師經疏鈔》,伯亭老人著。《藥師經疏鈔擇要》叁卷,普霦據伯亭老人疏鈔而節要者。《藥師經燈》一卷,淨挺著。《藥師經直解》二卷,清天臺靈耀撰。 《藥師經古迹記》,唐新羅國太賢撰(新羅國即今朝鮮)。《藥師經纂解》四卷,亮汰述。皆玄奘譯本也。
此外尚有《藥師如來觀行儀軌法》一卷,唐金剛智譯。《藥師如來念誦儀軌》一卷,唐廣智不空譯。《藥師琉璃光如來念誦儀軌》一卷,唐一行撰集。《藥師七佛本願功德經念誦儀軌》,《藥師七佛念誦儀軌供養法》,均元沙啰吧譯。
又忏法有《藥師忏》一種。關于藥師如來經軌,大約在是矣!
摘自《藥師經旁解》,何子培著
《藥師法門文彙》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