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淺釋(淨慧法師)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淺釋

  

淨慧法師

  

諸位仁者: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叁稱)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今天是我的生日,諸位來爲我祝壽。爲表示回敬,願釋解《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法供養諸位仁者;也爲釋解此經的緣起。

  

我從不過壽,也不希望他人爲我祝壽;世間壽者爲相、爲有、爲空、爲苦、爲無常。在我心中,既無壽者,又無祝壽者;只有法緣,又有同修共度。于出世間,離相的初始爲旦,妙有的增長爲壽。世間壽者爲生命增長,出世間壽者爲慧命增長。我的生日是因緣,爲我祝壽也是因緣,我釋解此經還是因緣。禮佛祖、修身心、作法事、發願心,是修行人的本份。

  此經爲唐代叁藏僧人義淨法師譯;義淨法師,稱爲叁藏法師,通達經、律、論。義淨法師,幼年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至古印度遊曆叁十余國,參學十七年。回國後譯經五十余部,爲古代四大譯經者之一。有因緣誦持此經的人,對譯經者應尊爲大善知識,應知深感重恩。譯經者,之所以譯佛經,是往昔于佛前立此誓願,才有乘願再來。菩薩願心不可思議,菩薩願力不可思議。菩薩願心是其福德,菩薩願力是其慧德。

  此經爲大乘經典,七佛本願爲佛性藏。七佛本願,七爲隨順天地循環之數;本爲心地初始願心;願爲謹慎而真實的承諾。此經願心爲菩薩圓滿十地,入佛位菩薩所發;爲菩薩化度不同因緣衆生,成就佛淨土所發;爲菩薩慈悲不同業習衆生,警示因果律所發。此經願力爲七佛淨土莊嚴,依佛願力與衆生業力安立世界;願心爲緣起,願力爲緣生;緣起爲無緣大慈,緣生爲同體大悲。願心爲孝行,報佛恩爲孝,行願爲報佛恩;報佛恩爲續佛慧命,種性不斷。由于菩薩品位不同,所處階段不同,所證悟境界不同,所發願心也各自不同;只有入佛位菩薩所發願心,爲終始願心,又代表初始願心,才爲大願大力。

  此經中七佛,爲現在佛,與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等同。稱誦名號獲無量功德,衆生依各自願心,可求往生七佛淨土。七佛爲,善名稱吉祥王如來、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無憂最勝吉祥如來、法海雷音如來、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藥師琉璃光如來。藥師琉璃光如來,爲東方消災延壽藥師佛;其佛淨土,既接引十方世界諸衆生,成就佛道;又成就十方諸菩薩法性身,最終成就諸佛法性身。願心爲報身所發,願力爲法身所成,願力爲化身所行。叁身合一而安立世界,又叁身合一而常樂我淨。

  此經名以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爲題;以人、法、喻爲名。藥者,主要喻法藥。法藥有叁種:一是經、律、論;二是聲聞、緣覺、佛叁乘修行法門;叁是陀羅尼,即總持無量教法,遮一切惡病,持一切善法。法藥能醫衆生生死大病,治貪嗔癡叁毒。師者,主要是授戒法、育功德、解思惑;也可以理解爲,施法藥善治衆生生死大病。琉璃光者,主要是喻佛法清淨光明;琉璃寶所含淨光,如天青蔚藍,旭日之光。如來者,主要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諸法如義,名爲如來。本願者,分爲二種;一是通願;二爲別願;通願主要是共同所發各種誓願,如衆生無邊誓願度等;別願主要是各自所發各種願心,如此經七佛各自願心。功德者,主要是無爲福德與慧德,是累劫行菩薩道所證得。經者,主要是佛說一切法的總稱。

  此經分叁科;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佛說此經的因緣爲序分,此經主題爲正宗分,囑咐流通爲流通分。

  此經由于版本不同,經中一些名字、名稱、名詞,與其它經典相比略有不同。但是,不影響對經中法義的理解。在釋解中,將經中一些不同的名字、名稱、名詞,尊稱爲通用;只爲方便記憶,也不影響對經中法義的理解。下面釋解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遊化諸國至廣嚴城在樂音樹下。與大比丘衆八千人俱。菩薩摩诃薩叁萬六千。其名曰曼殊室利菩薩.觀自在菩薩.慈氏菩薩.善現菩薩.大慧菩薩.明慧菩薩.山峰菩薩.辯峰菩薩.持妙高峰菩薩.不空超越菩薩.徹妙音菩薩.常思惟菩薩.執金剛菩薩。如是等諸大菩薩而爲上首。及諸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量大衆恭敬圍繞而爲說法。初中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淨鮮白梵行之相。示教利喜皆令具足微妙行願趣大菩提。』

  如是我聞,是佛教常規;爲阿難尊者從佛處親自聽聞。薄伽梵爲佛世尊,帶領弟子于諸國之間遊走,弘傳佛法,化度有緣衆生;一時遊至廣嚴城外,于樂音樹下建立道場。廣嚴城,即毗耶離城。佛降生于無憂樹下,成道于菩提樹下,說法于樂音樹下,涅槃于雙林樹下;都表示佛法脫離俗緣,住于清淨。恭敬圍繞佛聞法的大衆有,大比丘、菩薩、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量大衆。

  大比丘,爲受持比丘戒的出家二衆。菩薩爲覺有情,既有來自他方國土,也有娑婆世界常住;來自他方國土的菩薩,如文殊師利菩薩;娑婆世界常住的菩薩,如彌勒菩薩與執金剛菩薩。國王、大臣,爲當時擁護佛教並受法化的各國家執政者。婆羅門,爲大族種姓及信奉外道的人。居士,爲受優婆塞戒的在家二衆。天龍八部,爲天衆、龍衆、夜叉、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迦,是天神護法。人非人,爲現人形與現其它形的衆生;于人非人中,有很多爲菩薩化身示現;如鬼王、鳥王等。

  爾時曼殊室利法王子菩薩摩诃薩。承佛威神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今有無量人天大衆。爲聽法故皆已雲集。惟佛世尊從初發意乃至于今所有無量塵沙數劫。諸佛剎土無不知見。願爲我等及未來世像法衆生。慈悲演說諸佛名號本願功德國土莊嚴善巧方便差別之相。令諸聞者業障消除乃至菩提得不退轉。』

  

這時,文殊師利菩薩向佛請法說,今有無量人天大衆,爲聽聞佛說法而集聚于此道場;只有佛經曆過從初發菩提心至成就佛道的全過程,于無量劫中了知諸佛知見;請佛爲我等及未來世像法衆生,慈悲演說諸佛名號差別之相、本願功德差別之相、國土莊嚴差別之相在哪裏,讓諸見聞者,解除疑惑而堅固道心!

  

佛法分叁個時代;正法、像法、末法時代。正法時代一千年,像法時代也是一千年,末法時代一萬年。

  善巧方便;善巧不是取巧,也不是弄巧;而是依法理而演說法義,讓不同衆生,都容易理解與接受。方便不是隨便,也不是意便;而是依戒律而彰顯法理,讓不同衆生,都容易受持與獲益。于諸佛境界中,緣起爲善巧,緣生爲方便。

  『爾時世尊贊曼殊室利菩薩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汝以大悲愍念無量業障有情。種種疾病憂悲苦惱得安樂故。勸請我說諸佛名號本願功德國土莊嚴。此由如來威神之力令發斯問。汝今谛聽極善思惟。當爲汝說。』

  佛說,文殊師利菩薩你所問很好,你以大悲心憫念無量貪戀情欲的、被業習障礙的衆生,爲消除這些衆生的身心疾病與生死苦惱,而證得身心安穩快樂,才這樣請法。你應仔細聽聞,現在就爲所請而說。

  曼殊室利言。惟願爲說。我等樂聞。』

  文殊師利菩薩說,請佛說法,我等歡喜願聞。

  『佛告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四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光勝。佛號善名稱吉祥王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禦士天人師佛世尊。有無量億衆不退菩薩之所圍繞。安住七寶勝妙莊嚴師子之坐現在說法。曼殊室利。彼佛國土清淨嚴飾。縱廣正等百千逾繕那。以贍部金而爲其地。平正柔軟氣如天香。無諸惡趣及女人名。亦無瓦礫沙石棘刺。寶樹行列花果滋繁。多有浴池皆以金銀真珠雜寶而爲砌飾。曼殊室利。彼國菩薩皆于七寶蓮花化生。是故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皆當願生彼佛國土。曼殊室利。彼佛如來應正等覺。從初發心行菩薩道時。發八大願。雲何爲八。

  佛對文殊師利菩薩說,從此娑婆世界去往東方,經過四恒河沙數世界,有光勝世界,善名稱吉祥王佛住世。佛有十種名號功德,即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禦士、天人師、佛、世尊。有無量住不退地品位菩薩圍繞,聽聞善名稱吉祥王佛說法。光勝世界,佛國土清淨莊嚴,縱橫寬闊,高廣無量,以金爲地,平正方圓,地皆柔軟,空氣清馨如天香;沒有地獄、餓鬼、畜生叁惡道衆生與女人及名字;也沒有瓦礫、沙石、棘刺等;而是寶樹成行成列,花果繁盛;又多有金銀等寶裝飾的浴池等。光勝世界,諸菩薩都化生于如金、銀、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瑪瑙七寶一樣的蓮花中。以此緣故,此娑婆世界中,對佛法有清淨信、解、行、證的修行人,都應願求往生光勝世界。…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淺釋(淨慧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