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經講記(印順法師)▪P19

  ..續本文上一頁」就得「還」蘇回來。那「時」,他恰「如從」大「夢」中「覺」醒一般,病中所夢所見的各種淒慘苦況,曆曆分明,「皆」能一一記「憶」著,並且確切了「知善」業與「不善業,所」應感「得」的「果報」,和生死輪回的因果情況。「由」于親「自」身曆其境,確實「證見」到「業」感「果報」的緣「故」;所以自今而後,不但平時不做越軌的非法行動,「乃至」遇到「命難」──如有人威脅他的生命,逼他作惡,也甯可犧牲生命,「不」願「造作」任何罪「惡」「業」。因爲他知道:死,不過一期生命的結束,還可得到未來的善報;如作了惡業,必定要墮落惡趣,受無量苦。

  

  

  己叁結勸

  

  『是故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皆應受持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隨力所能,恭敬供養』。

  

  這是結勸,即總結上述延命的方便法門,而勸大衆努力修持。救脫菩薩說:以「是」之「故」,凡對藥師如來有「淨信」的「善男子、善女人等,皆應」依教「受持」,稱念「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或遇病苦纏綿,死相現前,或者無此不幸遭遇,都應「隨」分隨「力」,盡自己「所能」做的,用種種香、花、燈、幡等物,「恭敬供養」藥師如來。

  

  

  戊二明延壽儀

  己一問

  

  爾時,阿難問救脫菩薩曰:『善男子!應雲何恭敬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續命幡燈,複雲何造』?

  

  救脫菩薩在佛前開示大衆,欲救病難以延命的,應該恭敬供養藥師如來,和然燈、懸幡等等,但仍嫌簡略,故今由阿難啓問具體辦法,對此方便作一番詳說。救脫菩薩雖于佛前爲大衆說,而其真正的稱機者,實爲像法轉時[P170]的衆生;阿難體會得這點,也爲彼時衆生著想,因而起問。

  

  救脫菩薩結勸大衆的「時」侯,「阿難」便問他說:「善男子」!有病難的衆生,「應」該怎樣「恭敬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同時,「續命幡」和長明「燈」,又該如「何」製「造」?阿難所提出的問題,僅此兩點。

  

  

  己二答

  

  救脫菩薩言:『大德!若有病人,欲脫病苦,當爲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齋戒,應以飲食及余資具,隨力所辦,供養苾刍僧;晝夜六時,禮拜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讀誦此經四十九遍;然四十九燈;造彼如來形像七軀,一一像前各置七燈,一一燈量大如車輪,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絕;造五色彩幡,長四十九[打-丁+桀]手;應放雜類衆生至四十九;可得過度危厄之難,不爲諸橫惡鬼所持。』

  

  救脫菩薩答複阿難,先尊稱一聲「大德」。阿難稱救脫菩薩爲善男子,救脫菩薩卻尊稱阿難爲大德;因救脫雖是菩薩,但現在家相;阿難雖屬小乘行者,而現出家相,爲尊重出家比丘,故稱大德。救脫菩薩說:「若有病人,欲」想「脫」離「病苦」,親屬朋友,或諸相識,應「當」代「爲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齋戒」。同時,「應以」種種清淨「飲食,及」其「余」各樣「資」生用「具」,「隨力」量「所辦」得到的,多少不拘,隨分「供養苾刍(比丘)僧」。又于「晝夜六時(印度古時,日夜各分初中後叁時)」中,虔誠「禮拜」,恭敬「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此外,還要專心「讀誦此」藥師「經四十九遍」。這是答雲何恭敬供養藥師如來的問題。

  

  下再說明幡和燈的造法,及如何然燈供養。「然」七七「四十九」盞「燈」;「造」藥師「如來形像七軀」;在「一一」聖「像前,各」各供「置七」盞「燈;一一燈」的體「量,大如車輪」。輪有大小,所以可隨力而辦。燈要有人常時照應,從第一天「乃至四十九日」(極多四十九日,如早些日病好了,一七、二七便可停止),務使「光明不絕」。因爲燈的光明,是[延續生命的象征。製「造五色」的「彩幡,長」約「四十九[打-丁+桀]手」,印度多以[打-丁+桀]手量物;伸長手指,從大指端到中指端,叫一[打-丁+桀]手。現在成人的一[打-丁+桀]手,約六七寸。四十九桀手,有叁四丈長。此外,還要放生,「放雜類」的「衆生至四十九」數,如放鳥雀、魚蝦、爬蟲之類。放生,即是解脫其他生物的壽命之災,使他得以延長,由此可得消災延壽的功德。佛教提倡不殺生、放生,處處表現這一慈善行爲。如能依照以上各種辦法去做,病人便「可」以「得」到「度過危厄」的災「難」,不致于死,而能恢複健康,無病延年。衆生的病,有時實系邪神惡鬼的作祟,攪得病者不死不活,苦痛欲絕!如依法修持藥師法門,過去罪障得以消減,功德善根不斷增長,蒙受藥師如來威力的加被,也就「不」再「爲諸橫惡鬼所」執「持」,而能恢複健康了。

  

  

  丁二救國難以延命

  

  『複次,阿難!若剎帝利灌頂王等,災難起時,所謂人衆疾疫難,他國侵逼難,自界叛逆難,星宿變怪難,日月薄蝕難,非時風雨難,過時不雨難。彼剎帝利灌頂王等,爾時應于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赦諸系閉;依前所說供養之法,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由此善根,及彼如來本願力故,令其國界即得安穩:風雨順時,谷稼成熟;一切有情無病歡樂;于其國中,無有暴惡藥叉等神惱有情者;一切惡相,皆悉隱沒;而剎帝利灌頂王等,壽命色力,無病自在皆得增益』。

  

  國以民立,民依國存。國家是人民的保障,人民是國家的血輪;沒有人民即沒有國家,沒有國家,也沒有人民。所以,我們欲得康樂延命,必爲國家祈求消災免難。國家平甯,無災無難,我們大家才能安居樂業,生命財産才能獲得合理的保障,而過著幸福太平的生活。不然,國家多災多難,不但生活動蕩不安,即生命的安全,也隨時受著很大的威脅。古語說:『甯作太平犬,不作亂世人』,可見亂世人是多麼痛苦?民國以來,從抗日,及現在共黨的叛亂,國家損失了多少財物,犧牲了多少生命,億萬人民盡生活在水深火熱的苦難中!由此,我們要求個人的幸福,或家庭的安全,就應爲國家祈求平安,減除災難。

  

  在現代,人類思想進步,知道國家是全體人民的,可是古時,都把國家視爲帝王所有,國家的災難,即是帝王的災難。佛法隨應當時民情,所以這裏先從帝王說起。救脫菩薩再次對阿難說:「若剎帝利(王族或武士階級)」,和「灌頂王等」,遇有「災難」生「起」的「時」候。印度習俗,太子將要登王位時,即舉行一種隆重的灌頂禮,取東南西北四大海水盛于瓶中,澆灌在太子頭頂,近乎現代的加冕禮,故名灌頂王。國王有些什麼災難?

  

  「所謂」:

  

  1.「人」民群「衆」的「疾」病瘟「疫難」。從前歐洲羅馬帝國非常強盛,後因人民普遍感受一種惡性瘧疾,不久就衰落下來,所以疾病瘟疫,對于國家也是嚴重的災難。

  

  2.受了其「他」不講道義,不守國際公約,野蠻強暴的鄰「國侵」略和「逼」害而引起的災「難」。

  

  3.在「自」己國「界」之內,發生土匪流寇的「叛逆難」,如中國從前的黃巢、李闖,以及現在的中共。

  

  4.「星宿變怪難」;天上的星宿,本來出落都有一定的度數,若起了特殊變化,也很可能預兆著國家的災難來臨。

  

  5.「日月薄蝕難」:依現代知識說,這祗是一種自然現象;但古代印度和中國,均視爲人類災難的預兆。據實說來,天文現象的變化,與人生確有很密切的關系,因它的變化,可能有風災、水災、旱災等。近代科學家研究,太陽有一黑圈,如果膨大起來,人心即會不安,可能引起嚴重的戰爭。總之天文的變化,會影響人心,增加人與人之間的磨擦。

  

  6.「非時風雨難」:即不應當吹風下雨的時候,而吹風下雨,以致釀成不可收拾的災害。

  

  7.「過時不雨難」:即應當下雨的季節而不下雨,處處鬧水荒,農作物通通被旱死。這些災難,範圍小還不要緊,若到處普遍如此,國家就危險了!

  

  一個國家民族,若不幸遭逢上述各種災難的擾害,應該怎麼辦呢?救脫菩薩開導說:身爲「彼」國元首的「剎帝利灌頂王」,及輔理國務的王族權貴「等」,在那個「時」候,「應」該對「于一切有情(人民),起」大「慈悲心」。

  

  因爲國家的災難,是人民的共業所感,與人心有關;天的降災,也即因人與人之間的不調和,缺乏同情心。所以先由國家首領,生慈悲心,「赦免」牢獄裏所有被「系」縛囚「閉」的犯人。或好人被冤枉的,或肯自新悔過,或被囚多年,或刑期已滿,盡皆釋放,畀予自由,讓他們得與父母兄弟,妻子兒女團圓過活,重新做人。

  

  如此國家刑法減輕,而代以道德政治,領導民心向于慈善,使人人深具同情心,彼此容忍,和諧相處,于是和氣可以致祥。這是從人事求改善的一方面。另方面,須「依前」面救脫菩薩「所說」的種種「供養之法」,至心恭敬,「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那麼,「由此」兩方面的功德「善根,及彼」藥師「如來本願力」的加被,便可「令其國界」,所有災難「即得」解除,人民「安隱」自在。應吹風即吹風,應下雨即下雨,「風雨順時」,稻「谷」農「稼」物,都能「成熟」豐足。「一切有情(人民)」,身體健康「無病」,人人生活得十分「歡」喜快「樂」。同時,在那個「國」界內,也絕沒「有暴惡」的「藥叉等神」,作怪「惱」害「有情」,縱有也是衛護人民的善神,而且「一切」不吉祥的「惡相」──災難的預兆,也「皆悉隱沒」不現。

  

  此時人民所過的,是一種安甯康樂,豐裕富足的生活。「而剎帝利灌頂王等」,也因人民安定,國家升平,無所憂患操心,因此「壽命」增加,「色力」充沛,身心「無病」,「自在」快樂,全國上下「皆得增益」。

  

  

  丁叁救衆難以延命

  

  『阿難!若帝後、妃主、儲君、王子、大臣、輔相、中官、彩女、百官、黎庶,爲病所苦,及余厄難;亦應…

《藥師經講記(印順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