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勝的《文殊師利禮贊文》
在藏傳佛教的所有派別中,雖然宗見各有不同,修持亦有回異之處,但卻有好一些祈請文是各派共同尊崇的,其中一篇特別受僧俗共尊的祈請禮贊文爲《妙吉祥智德贊》。
《妙吉祥智德贊》是一篇稱頌文殊師利大士(即「妙吉祥」)之功德的贊文,其緣起極爲殊勝:在古印度摩揭陀國境內,亦即現今印度中部比哈省(Bihar)菩提伽耶佛陀成道之金剛座不遠的地方,有一座佛教曆史上居最重要地位之寺院,寺名爲「那蘭陀」。此寺雖稱爲「寺」,實則爲一座佛教高等學府,出過衆多一代宗師,連中國之叁藏法師玄奘亦曾於其中參學。曾經有一次,寺中方丈命五百位大學者各自於其居室撰寫一篇禮贊文殊大士之功德的文章,准備日後比較及共同討論。至衆大學者交出各別寫成的禮贊文時,大家赫然發現五百篇作品竟然完全相同,因此大家便視此贊文爲受了文殊大士親自加持感應而成之贊文,自此便廣泛流通至今。 《妙吉祥智德贊》全文
敬禮妙音世尊
怙主大智 離二障雲 如日清淨極明朗
所有境界 如實知故 手托經箧在胸間
叁有獄中 所有衆生 無明暗迷苦所逼
悲憫彼等 皆如獨子 爲說六十支音語
如雷大震 煩惱睡醒 業力鐵鏈使解開
無明暗除 爲令斷盡 一切苦芽持寶劍
本來清淨 十地究竟 功德圓滿佛子身
百一十二 相好莊嚴 請除心暗我敬禮
贊文其中首句爲禮敬分,最後七字爲請加持分;中間正宗分分別贊文殊之智與悲二種意功德(由「怙主大智...」至「...皆如獨子」)、文殊之語功德(由「爲說六十支音語...」至「...持寶劍」)及身功德(由「本來清淨...」至「...相好莊嚴」)。 於諸家注釋中有述:凡以清淨心每日虔誦此希有禮贊文一、七、廿一、一百遍乃至一千遍者,能獲淨障及諸種智慧功德。
很多人只知文殊大士爲菩薩,並不知其爲佛陀。依《文殊佛刹功德莊嚴經》述:「此至尊妙音(注:即文殊大士)...實則早已成佛,但在所調伏衆生前示現菩薩相...及在極多佛土現佛子相爲衆生宣說緣起等其深妙法...」。由此可知,文殊大士實已證最上佛境,只是應因緣而化現爲菩薩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