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資格接受佛法,業障沒有忏除是沒有法子接受佛法的,那麼一接觸佛法第一個要修隨喜。所以十大願王次第不能顛倒,你看這個程序非常非常有道理,我們今天學佛學不成功,你把十大願王打開來一看就曉得我們爲什麼不成功,第一個我們對人貢高我慢,沒瞧得起人,禮敬沒有。第二個一天到晚說別人的短處,找別人的麻煩,沒有贊歎。第叁個自私自利,沒有廣修供養。第四個一身的業障不曉得忏除。第五個不肯隨喜功德,人家幹一點好事,我們都嫉妒、障礙,總想盡方法來破壞、來阻撓,有幾個人肯隨喜?所以這不能成功,條條都相違背,這是沒法子的。
所以一定要發心,要從自己做起,不管別人,別人怎麼樣不去理會,從本身做起,這樣就對了,從我們一個小道場做起。你要記住當初釋迦牟尼佛建立佛教,今天弘揚這麼普遍,最初也不過是在鹿野苑六個人起家的;釋迦牟尼佛一個,五比丘學生五個,六個人起家。我們今天有五、六個人,怎麼不能複興呢?當然可以複興,問題就是能不能一條心,所以說和爲貴,這是一點都不錯的,古人講叁人同心,其利斷金。再打開我們曆史,實際上中國外國都一樣,我們這裏有廿五史,你們諸位去翻翻,每一個朝代開國幾個人?我仔細去看看,怎麼看沒有超過十個人的,就是幾個志同道合的集合起來大家一條心就能夠建立一個王朝,廷續幾百年;一心,大家一條心,沒有私心。那個國爲什麼亡?每一個人都有私心,每一個人互相猜忌,國就亡了。大而國家,小而家庭,道場、公司、行號都一樣,能夠上下團結一條心,那就是複興,無量無邊的前途;一個人一條心,彼此互相猜忌,非滅亡不可,這個裏頭有個理在呀!有個道理在。
隨喜功德第一個除嫉妒的障礙,因爲它跟嫉妒恰好相反,絕對沒有嫉妒障礙,肯隨喜。不但心裏面隨喜,還得盡心盡力地幫忙,如果不能盡到心力,不是真正的隨喜,隨喜要盡到我們自己一份心力幫助他,促成他,這個叫隨喜功德。隨喜功德能夠生起自己平等的善心,所以功德無量無邊。注子裏面說“隨是隨順,不違逆意。喜是歡喜,不厭惡意。謂隨其見聞,無問大小。乃至一毫之善,一塵之福。”這是講最小的都能夠生歡喜。極惡的人,聽說他有一點點小善,我們都生歡喜心,都要鼓勵他,爲什麼呢?惡人也有佛性,一闡提也要作佛,要幫助他覺悟,要鼓勵他向善,這是真正的隨喜功德。
再看底下經文,“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叁世一切佛刹,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從初發心爲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生命。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頭目手足。如是一切難行苦行,圓滿種種波羅密門,證入種種菩薩智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隨喜。”那麼這一段是解釋我們隨喜的這些事相。第一個我們要隨喜諸佛如來,這是成就最高最殊勝的人;隨喜要記住一定要效法,要接著跟到去做,如果只是我心裏歡喜贊歎,沒有行動,這個不算隨喜,不但我們效法去做,一定要幫助他把這個事業做得圓圓滿滿,我們的隨喜功德就修圓滿了,這個隨喜意義在此地。前面這幾句盡法界虛空界,這是講境界的廣大,真是一絲毫的善法都不舍。
下面講多佛,底下叁個講多佛,多佛裏面記住前面第一願跟大家講的禮敬諸佛,除自己之外,統統是諸佛,一定要能生這種清淨的敬心。從初發心,諸佛怎麼個發心的,我們要隨喜,我們自己才能成佛,發心是發菩薩心,就是發求無上道的心,求無上正等正覺的心,我們應當要發。爲一切智,一切智就是他曆劫修行的目標,佛學什麼?求什麼?就是求一切智。其實一切智是本有的。一切智應該如何修學呢?除自己一切罪障習氣,一切智就現前了,所以這個修實在講不是修一切智,是修一切智上那些障礙,把這些東西給他修正過來。勤修福聚,福是修福,修福就是前面所講的布施供養,乃至于前面講的禮敬、贊歎、忏悔,沒有一條不與福聚有密切關系,都是修福,聚是聚集;爲了修福修慧不惜自己的身命。修多久呢?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劫,時劫之長不可思議,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不是短時候。所以學佛要有耐心,有長遠心,有恒心;決定不能夠變心,不能夠退轉,你才有成功的一天。所以成佛要很長的時間,問題在那裏?進得少,退得多。
如果勇猛精進沒有退轉,成佛不需要叁大阿僧祗劫,不要這麼長的時間,可是絕大多數人進步進得太少了,退得太多了,所以時劫要這麼長。一一劫中,這是指隨時隨處,都能夠犧牲自己,都能夠舍己爲人。我們現在沒有法子,稍微吃一點點苦頭就不肯幹,不肯犧牲,怎麼能成就?不能成就啊!要能犧牲,連儒家也是這麼說,安安而能遷,爲了大衆的利益,爲了國家社會的福利,我們自己本來身安心安,這個多自在,都能夠舍棄掉,自己願意受一點勞累,爲大衆來服務,這是修福。
我現在在美國搞這個道場很辛苦啊!沒有臺灣這麼樣自在,這麼舒服;到那裏要吃苦頭,爲什麼呢?那個地方有這麼殊勝的因緣能夠建立佛法,把佛法傳到那個地方去,不能不去吃苦頭。有許多法師去了,去了在那邊住了一個短時期以後,再不想去了,爲什麼?太苦了。譬如在臺灣自己有個小廟,收幾個徒子徒孫,一切有人照顧你;到那裏去衣服要自己洗,地要自己掃,煮飯要自己來,買東西也要自己,沒有一樣不要自己操心。
還有些法師做個法會,做法會的時候上殿要敲木魚引磬領衆,那一邊還到廚房去燒飯來照顧大家,沒有人伺候你呀!美國人的確對人有普遍的敬心、愛心,他有;美國人都很小器,很吝啬,這個是真的。美國人家裏沒有錢,我們臺灣各各人家裏你說馬上就拿個幾萬塊錢,他馬上拿出來,美國沒有,美國你叫他家裏拿廿塊錢,他拿不出來;如果他家裏能拿出廿塊錢,那很有錢的人家了,美國人沒錢。美國雖然享受舒舒服服的,樣樣都是分期付款,一失業了,全部都要變賣還債,還還不了。美國的社會是信用卡的社會,他身上帶信用卡,沒有現金的,所以美國住宅區,我剛才跟同學講,他們門窗都是落地玻璃的,外頭絕對沒有鐵欄杆,院子雖然很大沒有圍牆的,絕對沒有小偷,爲什麼呢?曉得人家裏沒有錢,偷不到東西,什麼也沒有。有錢人家也不敢去,因爲他自己的範圍之內,這是他家、他的土地,他的範圍之內,要是生人進去,他開槍打死不償命的,他爲自衛,美國有這個法律。
美國的槍枝隨處都可以賣得到,外頭有賣槍的店,你愛買什麼槍就買什麼槍;這個也有好處,盜匪不敢隨便進入人家,因爲被打死不償命的,所以他治安非常好。這是說到真正能夠要犧牲自己爲大衆的福利來著想,爲整個佛法來著想,應當要犧牲,要舍己爲人。弘法利生,尤其是講經,苦事啊!要在講臺上去苦練,最初上臺幾年那個味道很不好受啊!要受很多人的批評,可是你都要接受,你要反省要改進,自己才會有進步。爲誰去犧牲去受這些苦呢?爲一切衆生,爲佛法,爲隨喜諸佛菩薩,修隨喜功德。世界上的事情求人最難,求人要看人家的臉色,現在佛法衰了,求那個人出來去發心弘法利生,人家擺個面色給你看,你就難過啊!所以怎麼辦?求自己,他不肯幹,我來幹,我們自己來發心。只要你自己發心,佛法就不會滅,自己肯發心衆生就有福,自己要肯犧牲要肯吃苦,要甘心情願受種種的折磨。爲什麼呢?爲一切衆生,爲佛法,爲隨喜功德。
所以十大願王一展開,今天我們仔細看看反省反省,有那一個人肯發心修個一條兩條都不容易,都見不到。可是諸位要記住我們自己不肯發心的話,你這一生過了之後,你來生遇不到佛法,爲什麼?因果嘛!你這一生在佛法空過了,你對不起佛法,你來生就遇不到佛法,就不會有這個殊勝機緣,所以佛法難聞啊!縱然有一點小福報生到人天,也會生到邊地,邊地就是沒有佛法的地區,一生沒有機會聞佛法,所以一定要盡心盡力去做,你的緣就殊勝。
我想我過去生中大概也是這麼做法,所以我這一生遇到的沒有走冤枉路;我學佛就兩個老師指導,兩個都是高手,沒走冤枉路,緣殊勝,這個緣是前生的不是今生的;我今生又努力繼續不斷的做,我相信我來生的緣更殊勝,這個一定的道理嘛!你自己不肯做那裏會有法緣?所以一定要努力,唯有難行、苦行,你都能夠隨喜,都能夠修學,才能夠圓滿種種波羅密門;種種注子裏頭有,簡單地講就是六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如果照華嚴來講,十波羅密,加上方便、願、力、智,這個是十大類,展開來是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
波羅密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究竟圓滿,樣樣都能修到究竟圓滿,這叫圓滿種種波羅密門。證入種種菩薩智地,菩薩智地,加上一個智,加上一個地,檢別不是叁賢位的菩薩;十地菩薩,從初地到等覺這十一個位次叫菩薩智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及般涅槃,無上菩提是究竟果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這是一個意思。另外一個意思就是示現成佛,教化衆生,也叫成就無上菩提。般涅槃,分布舍利,實際上這一段經裏面所說的就是釋迦牟尼佛示現在我們世間八相成道,你看看經文的意思就是八相成道,這是隨喜諸佛,所有善根我皆隨喜。下課了,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普賢行願品講記
(第十七卷)
淨空法師講述
華藏圖書館
請掀開經本第叁十七面“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這是隨喜六道衆生。在前面第一節是講的隨喜諸佛,從佛初發心一直到他成道弘法度生,乃至于入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都要發心隨喜。隨喜實在講就是學佛,那麼學佛呢?佛當然沒有問題,佛是聖中之聖,善中之善,我們應當要效法的,要隨喜的。那麼說到六道衆生這都是凡夫,業障深重,我們有什麼好隨喜的呢?所以有…
《普賢行願品講記(淨空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