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二十六個煩惱心所,六種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這是惡知識。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要善心所現前,不要煩惱心所現前,這就叫遠離一切惡知識;遠離之意在塵不染,這就是遠離。
假如你更能夠把惡的境界、惡的緣,緣就是人事環境,你能夠轉變來幫助你修行,那是真真實實的離惡知識,你要懂這個意思;所以這個離並不是說我不理他了,我以後再也不見,我躲他遠遠的,不是的。譬如一個怨家債主天天找你麻煩的,你跟他接近,正好成就你自己的忍辱波羅密,成就你自己的一心定慧,這一變就把他變成大善知識了。像釋迦牟尼佛對提婆達多,我們看提婆達多惡人啊!佛看他是大善知識,佛自己說的,法華經裏面提婆達多品你們自己去看看,釋迦牟尼佛說如果沒有提婆達多他就不能成佛,他之所以能成佛得力于提婆達多的地方太多太多了,這才叫做遠離惡知識,所以我們要明白這樁事情。一切好朋友善人裏面如果常常在一起,起了貪愛之心了,那就是惡知識,真正的惡知識。
所以諸位要明了,物質環境、人事環境幫助我們心清淨,幫助我們增長定慧的,那就是善知識。所以善知識有善人有惡人,有菩薩有魔鬼,就看你用什麼心去對待,所以我一開頭就跟諸位說了,真正的惡知識就是你的煩惱心所,貪嗔癡慢;真正的善知識是你心裏面的十一善法。你要拿善心對待一切境界沒有不善的,無有一法不善;你要以貪嗔癡對待外面境界,連佛菩薩都是惡人、都是惡知識,一定要知道啊!那麼離惡知識,這是離因,離開了惡因,當然就不受惡的果報,第二句講惡果,“永離一切諸惡道”;你能夠在心理上起這一個大轉變,換句話說,你就把一切惡道永遠止息掉了。
六道輪回是自己變現的,是自己製造的,一切唯心造,你心裏面有惡才有叁惡道;你心裏頭沒有惡了那裏有叁惡道呢?叁惡道都沒有,你怎麼會墮叁惡道,不可能的事情,這是理與事都要通達。下面這兩句意思就更圓滿了,“速見如來無量光”,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具此普賢最勝願”,最勝願就是前面所講的普賢行願,行願裏面願很清楚,這個十條大家常常念的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你們都會呀!光有願沒有行,不行啊!那個願落空了,行要記住,前面也跟諸位說過了,第一個書寫,寫經,爲什麼把書寫擺在第一條呢?佛法要沒有人書寫就不能流通了,從前經書流通靠書寫,所以書寫的功德無量無邊,能叫佛法不斷滅,寫經功德不可思議,跟佛講經功德沒有兩樣。
現在印刷術發達了不要寫了,印經就好了,大批地來印那就是書寫的意思。所以印經要選好版本,爲什麼?好的版本錯誤少,尤其是注解的本子知見要正,不致于把經講錯了,這一點很重要很重要。要曉得大量地流通佛法,這是我們每一個佛弟子都要負這個責任,你自己得到佛法的好處就應當把這個好處輾轉送給別人。第二是供養,不詳細講了,前面都說過了,供養裏面很多,譬如前面所說的依教修行供養這一條最重要。第叁轉施,我們所有的別人要,我們轉送給他。
第四聽經,菩薩戒經裏面講,距離我們住處四十裏路之內有法師大德講經,你要不去聽那就犯戒了,這是佛在那個時候訂的戒律;假如佛在今天,這個戒律恐怕要修正,不但要修正下面還要做許多條文的注解,爲什麼呢?現在有很多妖魔鬼怪在講經,你受了菩薩戒了,那個妖魔鬼怪也出了家了,他也披上袈裟在那裏講經說法,你要不要去聽?你聽了犯不犯戒?給諸位說,你不去聽不犯戒,爲什麼呢?他根本就在那裏胡造謠言、胡說八道,所以我們要懂這個道理。他宣揚的是正法我們要不去聽是犯戒,就是罪過;他講的是假佛法,打著佛的招牌一天到晚去騙信徒,這你大可以不必去,你要去了,你幫助他造罪業。魔今天爲什麼這麼盛呢?他人多嘛!聽正法的人沒幾個,聽邪法的人太多太多了,所以那些聽的人統統都有罪,你把魔的勢力壯大了,他有人力又有財力。如果魔在那邊說法沒人聽,沒有人供養,他就沒有作爲了,這一點我們自己一定要清楚,不要錯了因果。
這個地方沒有法師大德演講正法,我們讀經,我們大家在一起共修,在一起讀經、讀誦大乘,修行裏頭底下一條就是第五披讀,就是讀誦大乘。第六是受持。第七是開示,我們自己懂多少,隨時隨處都可以給人家說,勸人家學佛,令他明了正法的道理。第八是諷誦,諷誦是背誦,大經經文太長了,裏面好的句子應當摘出來背誦,背它的精華的部分。第九是思惟。第十是修習,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學,把理論方法變成自己實際上的生活,這叫行。我在此地不詳細講,因爲前面都講過了,我只把它重複提一提。所以知道十願也要曉得十條的行門,我們應該怎樣去做,這十條每一條我們是不是都做到了,這一點很重要很重要。
下面一首是等流果,“此人善得勝壽命,此人善來人中生,此人不久當成就,如彼普賢菩薩行。”這一首是等流,等是平等,流是流類,就是同一類、等同一類。因同,果當然就相同,因緣果報絲毫不爽。所以這一品經自古以來許多高僧大德把它當作早晚課誦,近代的弘一大師諸位都曉得,這是佛教裏面很出名的、也很有成就的一位善知識,他能背誦普賢行願,普賢行願品這一卷經就是他自己的早晚課,他早晚課能背誦;他雖然嚴持戒律,但是他以這一卷經行願品作爲他的課誦本,這也是我們要學習的。此人就是依照這一部經的理論方法修行的人,他善得勝壽命,勝是最殊勝,最殊勝就是清淨法身,他證得了清淨法身,清淨法身是真正的無量壽,無始無終。如果要把境界拉近來講,拿我們現在這一生來講,你這一生的壽命最殊勝,爲什麼呢?你聞到華嚴經,你能夠依照這個經典修學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生成就,你的壽命是生生世世以來這一生最殊勝,這意思也能講得通。
“此人善來人中生”,就是你這一次得人身,在人中受生你是善來,你沒有白來,你真有成就了沒有白來。如果你不懂得華嚴教義,不知道求生淨土,我們這一生真的是白來了,我們這一生的壽命沒有意義、沒有價值,談不上殊勝。通達華嚴,求願往生,這就是勝壽命,這就是善來人中生。“此人不久當成就”,從殊勝邊來講,成就是成佛;其次地講,成就是決定往生,這個人這一生當中不久他就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換句話這個身在娑婆世界叫最後身,最後一次受生,來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諸上善人,入他們一流了,“如彼普賢菩薩行”,普賢菩薩行就是一生念佛求生淨土功德圓滿,正是末後這一章裏頭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就是這個意思。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普賢行願品講記
(第叁十四卷)
淨空法師講述
華藏圖書館
請掀開經本第九十二面,“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這一首是離系果,所謂系是指系縛,譬如有人拿繩索、枷鎖把我們捆住了、系縛住了,是這個意思。此地講的系縛是指煩惱、果報,這兩種,在我們現前可以說是時時刻刻造惡業就受惑業苦這叁種系縛,因此沒有法子超越六道輪回,既然不能超越六道輪回,我們自己必須要曉得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在無間地獄裏面的時間決定占的是長久,所以看到經上講的無間地獄,實在就是我們自己的老家,偶爾出來晃一晃,人天逛一逛,再下一輩子又去了。正如同地藏經上所說的我們人間活上一百年,地獄裏頭也不過是幾分鍾而已,阿鼻地獄經上給我們說的地獄一晝夜是我們人間兩千七百多年。真的地獄人是哎呀!好不容易罪受滿了出去了,出去就犯法,犯法又抓回去了,就這麼回事情,這是六道裏面衆生的真相。
如果他很幸運有機會生到天上去了,出來的時間比較長一點,天人壽命終了,福報享盡了,過去生中造的惡業又現前,所以叁惡道真正是我們的故鄉,叁善道是偶爾出來去郊遊觀光一下而已,時間是很短暫的。這就講惑業苦系縛一切最苦衆生,怎麼樣才能夠出離呢?一切大乘經都說你念這一部經就能超脫。我們在此地看到“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你讀楞嚴經,楞嚴經上也這麼說,讀普門品,普門品也這麼說,每一部經上都這麼說,這念那一個經好呢?這一點我們要覺悟、要明了,其實每一部大乘經典都有這個力量、都有這個功效。可是你看到經上誦此,哦!我天天念這就行了,念了消不了業。前面給你說過這個經普賢行願講到行有十種,十種前面曾經詳細說過,上一次我略說,簡單地把這個說明,十種修行法裏頭,讀誦是一種,以一種就代表十種,你一定要懂這個意思。
十種裏面我再念一遍,第一書寫,第二供養,第叁轉施,第四聽聞,第五讀經,第六受持,第七開示,第八諷誦,就是背誦,第九思惟,第十修習,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隨便舉一條統統概括後頭的九條,這樣才行啊!才能夠有成就,才能夠真正地超越,這前面跟諸位說過,在此地就不必多講了。可是在衆多大乘經典當中實實在在來說這一部經尤其是在一切大乘經之上,什麼原因呢?前頭也跟大家詳細地說過,這是佛法的根本*輪,一切經都是華嚴眷屬。
那麼普賢菩薩十大願,十大行,行願,願有十條,行也有十個項目,那麼這就是一切諸佛教化衆生的總行願,這一點我們一定要能夠體會得到。所以依照這個行願來修行,當然你能夠消滅極惡的無間罪業,那其余那些小罪業更不必說了,當然可以消除。可是經文裏頭有兩個字我們不能夠馬馬虎虎就把它看過去了,這兩個字一念,關鍵就在此地。一念是什麼呢?就是彌陀經裏講的一心,你有二念你的罪就消不了了,一念就消掉了。一念是真心,二念就妄心,妄心就是無智慧,就會造業;一念是真心,真心就是智慧,真心不造業。
那麼由此可知彌陀經裏面教給我們直接了當修一心不亂,就是華嚴經上所講的許許多多修行方法裏面第一個方法。怎樣叫我們能…
《普賢行願品講記(淨空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