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送紅包,也好找一戶好人家投胎。”你看看這種觀念,跟真正的念佛有什麼關系呢?小時這樣子的看得很多,我的老祖母信佛很虔誠,但是她又何嘗不是如此。
窮極呼天痛極呼父母
記得我十一歲時第一次出遠門,到城裏讀書,由家裏到城裏,只一天的路程,根本微不足道。但是全家人都傷感落淚,好象是很嚴重的離別,手帕都來不及擦。我自己也難過,因爲從沒出過門。有人惡作劇嚇唬我,看到城門一定要跪下來拜,因爲城門有門神,否則進不去。像遇到這種痛苦難過的時候,或者有什麼驚嚇,我便自然而然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誰教的?沒人教,這純是受了家中祖母和母親的影響。
韓愈說過兩句話很有道理:“窮極則呼天,痛極則呼父母。”一個人窮困無立錐之地,沒錢穿衣吃飯,到了沒有辦法的時候,就喊我的天啊!有時候不小心受了傷,或是給人打傷,痛極了,哎呀我的媽,自然呼叫出來。人一到緊急危難的關頭,這一念強烈的尋求依靠之心,正是我們念佛求生西方的根本。要以這樣的心境來念,才是真正的念佛。
此時,念佛不一定有南無阿彌陀佛的佛號。直到嚴重危急時,阿彌陀佛一字一句沒有了,只剩挂著阿彌陀佛這一念,一個佛的觀念深深印在心裏,作爲依靠。若是臨命終時,就以這麼一念,決定往生西方,蓮花化生。
我們念佛,如果不懂這個道理,全然想以凶猛地念阿彌陀佛佛號,求得一心不亂,那永遠也沒辦法達到。因爲你是用散亂心在念佛,一字一聲,一句一句,皆是生滅法。生滅法便是散亂。
再說,我們以十聲念佛法爲例,你手中拿著念珠,念呀念,是否能在十聲之內,中間插不進來別的妄想?不可能。即使你察覺不出有別的妄想,心裏還在數,還是散亂,若說只以手中念佛珠的滑動來幫忙計算,一顆一顆數至十顆,這中間五句也好,四句也好,一句一句,一字一字之間,沒有其他念頭冒出來,這才算有點苗頭。然後,又由第十聲開始,倒推念珠,十、九、八、七、六、五、四、叁、二、一。如此,一來一往,類似數息觀的修法,久而久之,練到其他雜念不生,只有清清楚楚的佛號。那麼,你說這就是一心不亂了嗎?不是。因爲你盡管只用佛珠,不注意數字,但是一圈念完又一圈,你全曉得,還是有數的觀念。況且,手在動,身體在動,也是念。身體的感覺還是念,念包括了身心兩方面的活動。真正念到一心不亂,那完全只剩一句佛號,其他什麼身體感覺都沒有,忘掉了。“生滅滅已,寂滅爲樂”。
“頑空定”的念佛法
當年我在大陸喜歡跑廟子,杭州一帶的寺廟都熟得很,認識很多和尚朋友。像杭州的花塢,在當地也算是著名的風景區,密布了大小庵堂。很多富貴人家的小姐出家,或是帶發修行,都集中在這一帶。一個尼姑一個庵,頂多兩叁個姊妹朋友住在一起,像個公館,生活不靠化緣。裏面布置得窗明幾淨,格調優雅,不准閑人隨便進去。
就在杭州靈隱寺旁的一間小廟,我同一個和尚交情很好。有一次,我問他有沒有好辦法,可使念佛或者打坐容易入定?和尚說:有啊,但是我不能教你,因爲當年學的時候,在師父面前跪著發過誓,這個法不能講的。我說那跟外道有何不同?他連忙說,不是不是,不能講是因爲你根器好,教你這種法,怕耽誤了你。這位和尚太愛護我了,這些話等于替我戴高帽子。我說算了,你別把我看得那麼高,我這個人人小、眼小、鼻小、心更小,成不了大事,你就將這小法教給我;況且大由小做起,積小自然成大,何必藐視小法呢?
最後這位和尚朋友拗不過我,只好臉色一正,很嚴重地說,這叫頑空定,雖能得定,但等于冥頑不靈一樣,類似本師釋迦牟尼佛當年跟外道所學的無想定,不能隨便教人,現在既然你這麼講,教你無妨。于是慎重地上香供養,我也跟著在佛前頂禮磕頭。然後要我坐在佛前盤腿而坐,我說這幹嘛?他說打坐念佛。怎麼個念佛呢?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聲音在體內由頭頂往下沈,每個字音稍稍拉長。南——,念南時聲音開始感覺下沈,身體放松;無——,更下沈,更放松;如此,阿——彌——陀——,接連下來,到了陀聲音差不多降至腹部。然後,佛——(以兩唇輕而松作呼音),有如放長氣一樣,由腹部放下去。這一放,放到地下,放到十八層地獄,放到地藏王菩薩那裏,一路直透下方世界,無比虛空之處。
我一聽,認爲有理,便依法行事,照念不誤,不消一會兒,便達忘我之境。此法雖是頑空定,當時這位和尚認爲不可以傳人,但後來我倒覺得這個方法很好,尤其有益于現代人常患的高血壓症。現在他人已涅磐,我就代他轉做功德,告訴大家作爲助道法。
依此法修行,萬一念到佛字時,覺得聲音和氣沈下去又溢回來,那便重新再來,反複練習,直至意識澄清平靜,然後再以一般方式念佛。那麼,這樣念佛能否達于一心不亂呢?還不能。
但持正念莫問黑煙
我常引用佛國禅師描寫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叁參,其中兩句偈子,作爲同學們的參考:“有時且念十方佛,無事閑觀一片心。”上句代表初步一心不亂的念佛法門,下句則是成就真正一心不亂的念佛法門。“有時且念十方佛”,說明全心全意念佛,將佛深深印在心上。“無事閑觀一片心”,念佛念到念而不念,不念而念,雜想空,佛號也空。此時真正進入念佛境地,“生滅滅已,寂滅爲樂”,同于維摩經雲,“心淨則國土淨”,淨土自然現前。
那麼,念佛如何一心不亂呢?我們大家念佛時,幾乎都是邊念邊打妄想,妄想多了就自怨自艾,以爲罪過。不念還好,越念越想,越想越氣,越氣越念。最後胡思亂想克服不了,幹脆放棄,自己討厭自己,念也白念。一般念佛的情況,大致不離此等現象,落在貪、嗔、癡、慢、疑、悔諸種惡習中。
其實,念佛別怕妄想,不要後悔,不要懷疑。首先應相信自己念佛一定成功,絕對往生西方,什麼妄想不妄想的,何足挂慮?!
現在我們點根蠟燭,大家看看,這根蠟燭在亮,同時冒這黑煙,亮光愈大,黑煙也愈大。我們心念的狀況正是如此。一邊念南無阿彌陀佛,一邊習慣性地亂想,亂想等于黑煙,南無阿彌陀佛則是光明。光明不畏黑煙的存在,亂想無礙正念的延續;黑煙盡管冒,光明一直沒有熄過,這不也是一種一心不亂嗎?爲什麼要大驚小怪,疑悔交加呢?如此一講,可以安心念佛了吧!
例如,我們上街走路時,道路兩邊來來往往的車輛和行人,川流不息,這對你有無妨礙呢?沒有。所以,你念佛只須一路念去,其他妄想雜念,哎呀,今天股票不曉得跌價沒有?阿彌陀佛;明天房子賣不賣得出去?阿彌陀佛;李大嬸那邊的利息下次應該收回來,阿彌陀佛。這樣,又想專心,又打妄想,一邊慚愧,一邊盤算,反正只要你中間這條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路前去,向著目的地,不管街上人多人少,規規矩矩直往前走,終會到達。念佛之理就是這麼簡單,毫無難處。
所以念佛,任何人都可做到一心不亂,本來已是一心不亂,何必另外苦苦追求?!至于全然爐火純青的一心不亂,有如火光到達最強烈的高溫,變成青色青光,沒有馀煙。功夫深時,一下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念就突然定住不動了,再也不需要第而句佛號。“一念萬年,萬年一念”,忘記身體感覺,或者知有身體,但動不了。此時,有些人竟然害怕,咦,身體怎麼沒有了?怎麼不能動了?又自我故障,自尋煩惱起來。何苦嘛!既然念佛,還管身體如何如何,要死便死,一念往生西方正好。其實這是念佛得力氣正常現象,非關死亡,何足怪哉!
生滅滅已寂滅爲樂
我經常告訴許多朋友,求生不易,求死也難。上吊、跳水、切腹、吃安眠藥,沒有一樣好死。“千古艱難唯一死”,談什麼學佛做功夫,念佛打坐,多了不起,別吹牛了!生時沒有痛苦煩惱,快快樂樂,窮也窮得心安理得;死時不拖累自己,不麻煩別人,這已是世上第一等人。
我看到許多財勢兩全的人,躺在醫院兩叁個月,吊個氧氣筒,顛顛倒倒,半死不活,苦了自己,也累了別人。至少朋友得來來回回,多跑幾次醫院探望。其實,看也死,不看也死,但是又不能不看,不是做給死人看,是做給活人看哪!這就痛苦了。對不對?我講的是實在話。所以,我如生病不希望別人來看我,別人生病即使去看他,也不多留戀。一到醫院,看看好了一點,那麼,再見吧,自己好好保重。若是不行了,還得趕快回去准備挽聯。生命就是這樣,要放下,看開。
因此,念佛不可有任何挂慮。這一念,念至最後沒了,南無阿彌陀佛的佛號,忽然空了,這時正是真正念佛,窮緊張個什麼呢?“生滅滅已,寂滅爲樂”,這一心清淨空靈正是淨土初相,道理不明者,反而大驚小怪,心生恐懼,自毀功勳,與“葉公好龍”同樣好笑。葉公是春秋時代的一個小國王,一生好龍。他皇宮的柱子牆壁,雕的畫的,都是龍,連睡覺的床鋪也刻龍,真是迷戀得不得了。結果感動了真龍顯形,特地現出原形來與他相見,葉公一看一條活生生的大龍飛到他面前,哎呀,一嚇便嚇死了。
所以,念佛念到一念清淨,身心俱忘,不要怕,繼續定在此種境界,愈定功夫愈純熟,念念清淨,念念你在佛心中,佛也念念在你心中,久而久之,無相的無量淨光自然現前。所以,一心不亂怎會達不到呢?凡夫皆可做到。只要好好提起一句阿彌陀佛聖號,念頭一現,已是一心不亂了,何必再求,只是功力火候不純熟而已。
念佛時旁邊起雜念,雜念同你有啥關系?!妄想盡管妄想,念佛盡管念佛。念佛和妄想等于兩兄弟,老弟再怎麼調皮搗蛋,只要這個大哥哥自己一路照應好,老弟如何作怪都無妨礙。即使亂想想到壞事,阿彌陀佛的正念已經叫醒了它,已經自覺,何必擔憂呢?
此等一心不亂的境界,其實不難。至于念到究竟的法界一心不亂,那便是智慧成就,大徹大悟,一切衆生本來是佛,一切衆生皆在佛心中,佛也在一切衆生心中,心、物、衆生、佛,四無差別。修到、悟到、證到如此境界,非但天人合一,虛空即我,我即虛空,而且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才是真正的法界一心,一心法界。念佛能念到此等地步,不一定學禅,不一定學密,不一定研究什麼天臺、華嚴,一路到底就行了。
今天就同大家報告到這裏,也算是對那一位在美國的和尚朋友作了交待。這個叁根普被的念佛法門,人人可學,人人得益,希望各位不要忽略。謝謝。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亂》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