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學密須知 七、梵字

  學密須知

  達庵居士馮寶瑛著

  

  七、梵 字

  唐密原以真言名宗。真言二字。意義不可不講。法界活動力隨物作響。流爲自然之音。鍾聲铛铛。鼓聲咚咚。皆純音也。含識之倫。其笑也嘻嘻。其哭也嗚嗚。亦鈍音也。就人身論之。播音之口。因部位之殊。流出之純音互相差異。所表之法界作用。其境自然不同。喉也。颚也。龈也。齒也。唇也。舌也。鼻也。交相發動。成爲法界外迹之種種符號。佛之言語。恒稱法界性而爲音。音無不純。謂之真言。人類始亦純音。迨社交日雜。隨事立名。假借牽合。不一而足。言語漸失天然符號。流爲假言矣。

  釋迦如來之演化天竺也。未嘗不俯就假言而說之。然一涉密咒。必用真言。以密咒純從諸佛功德藏流出。非假言所能代表也。其時天竺人發音符號。最稱具足。以通俗梵字紀錄佛之真言。尚覺相肖。轉流他處。每因音符未備。諸多遷就。未免失真。故欲學密咒。必先習梵字。

  梵字韻母十六。聲母叁十叁。韻之中有平韻。有重韻。有隨韻。有止聲。平韻有短有長。重韻有簡有複。聲之中有發聲。有半韻。有硬吹氣聲。有軟吹氣聲。發聲有五類。類各有五勢。綴音之法。又有種種規矩。一一精究純熟。然後取梵文密咒而讀之。自能逼肖真言。較諸譯本之依稀仿佛。功效相差甚遠。

  佛典之談梵字。屢見不一。而譯音每苦不能一一吻合。此勢之無可如何者也。[悉昙字記]述綴音只例甚詳。而聲韻要領未及精究。故標准之音尚難確定。歐洲學者爭研古代梵文。允稱明晣。近日英法德日各有專書。欲考梵音。不患無所措手矣。

  密部諸經。多以咒音不正爲忌。爲其妨礙功效也。或問吾國先例。有習六字大明咒誤讀[吽]作[牛]。而功效不虛。後勉遵善友之教。改正其音。功效反失。此理維何。答曰。其人初惟皈敬于佛。藉六字以攝心。所得功效。乃一心不亂之小果。非大明咒特別功能。厥後勉強改正。未免含有疑心。疑念作梗。功效自失。此一定之理也。世人專念大悲等咒。初未嘗灌頂。而咒音有多乖舛。間亦有效者。大都收效于一心不亂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