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心是修學一切大乘佛法的前提,無論修什麼法,首先要發心,發什麼心呢?發菩提心。按照發心儀軌念誦,發菩提心的同時也受了菩薩戒。凡在受戒前,首先必須祈請十方諸佛、十地菩薩及金剛上師垂念我,同時觀想,前上方虛空中,諸佛菩薩、傳承上師、金剛上師作爲發心的見證人,然後誠心憶念上師叁寶,以大慈大悲垂念我與一切衆生,然後進行叁皈依。皈依叁寶是一切正法的基礎,因此皈依是必不可少的。不皈依,不能受戒、灌頂。然後念誦發心偈叁遍,念第一遍時觀想受願菩提心戒,第二遍觀想受行菩提心戒,第叁遍觀想同時受願行菩提心戒,並得到了菩薩戒體。 受菩薩戒有叁種方法:
1、在上師叁寶前受持,祈請具德上師傳授菩薩戒。
2、在佛像、經書、佛塔前,祈求上師叁寶作證受菩薩戒。
3、自己觀想皈依境,按照儀軌發願,受菩薩戒。
藏、漢戒律有所不同,不必有分別心,也不要顧慮太多。每個人都可能犯戒,這是正常的,因此不必擔心。有些人不敢受戒,是因爲不了解戒規。菩薩戒有根本戒、分支戒,受戒後犯了分支戒,只要誠心忏悔,一切罪障即刻清淨,不必重新受戒。犯了根本戒,必須重新受戒。犯根本戒是失去衆生,對某人從內心産生能幫而不幫,能救而不救的想法叫失去衆生。犯了根本戒後,原來所受的戒已不複存在,自相續中沒有菩提心了,所以得重新受戒。只要按照此儀軌認真修持,在我們的相續中就能很快地生起願行菩提心,並能很快地得到解脫。
乃至菩提果,皈依諸如來,
正法菩薩衆,如是亦皈依。
從現在起至獲得菩提果之間,我生生世世皈依諸佛,皈依正法,皈依僧寶。
佛:佛是自覺覺他,覺行究竟圓滿的大覺者。
法:法是佛所證悟的真理,也就是佛所講的成佛的方法和道理。
僧:僧是登地以上的大菩薩及四名以上比丘組成的僧團。
如昔諸善逝,先發菩提心,
複此循序住,菩薩諸學處;
如是爲利生,我發菩提心,
複于諸學處,次第勤修學。
往昔一切諸佛都先發願菩提心,然後循序修習諸菩薩的所有學處。爲利益一切衆生,我也要象諸佛那樣,先發願菩提心,然後按次第精勤地修學諸菩薩所有的學問。
願菩提心:爲度化一切衆生而發誓修持成佛。
行菩提心:爲了成佛而發誓修習六度等諸菩薩的學處。願菩提心是爲果發的誓言,行菩提心是爲因發的誓言。
今生吾獲福,善得此人身,
複生佛家族,今成如來子。
今生我獲得了如此福報,得到了難得的暇滿人身,現在又生起了菩提心,得生于如來家族,幸運地成爲佛子。
爾後吾當爲,益乎佛族業,
慎莫染汙此,無垢尊貴種。
從今以後,我當精勤于佛族的事業,決不讓自己汙染清淨無比的尊貴如來種性。
猶如目盲人,廢聚獲至寶;
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
如同一個貧困的盲人,在垃圾中拾到了最珍貴的如意寶,能生起菩提心,我是何等的幸運啊!。
今于怙主前,筵衆爲上賓,
宴飨成佛樂,普願皆歡喜。
今在一切諸佛菩薩面前,我誠懇地邀請一切衆生爲賓客,來享用成佛的一切安樂,願一切衆生因此而無比喜悅。
菩提心妙寶,未生者當生,
已生勿退失,展轉益增長。
菩提心是證取佛果的無上至寶,未生此心者願盡快生起,願已生者不要退失,
願菩提心不斷地日益增長。
願不舍覺心,委身菩提行,
諸佛恒提攜,斷盡諸魔業。
願一切衆生不失去菩提心,將全部身心投入到菩薩的事業中,願十方叁世諸佛永遠護念加持,斷除衆生所有的魔業和障礙。
願菩薩如意,成辦衆生利,
願有情悉得,怙主慈護念,
願衆生得樂,諸惡趣永盡,
願登地菩薩,彼願皆成就。
願菩薩能如意成辦一切衆生的利益;願一切有情都能得到諸佛慈悲的護念;願衆生永遠斷離惡趣之苦,獲得究竟的安樂;願登地菩薩,皆得成就無上安樂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