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上師與弟子之關系(朗欽加布仁波切)

  上師與弟子之關系

  

  朗欽加布仁波切

  

   上師與弟子的關系在佛教傳承中是相當重要的,不僅在曆史上是如此,就是到現在也是一樣。這種關系的建立乃是基于信心,但是在彼此的信心建立以前,上師必須檢驗弟子一段時間,就好象帝洛巴經過長久時間對那若巴的考驗,才決定將教授傳給那若巴。

  

  這種考驗可以相當的簡單,就好象弟子如果向上師請求傳法,上師可能會說,「我知道的不多,你最好請教別人。」這就是最初的一種考驗,以確定弟子他是否真的想學習教授。這種關系是建在彼此上,上師考驗弟子以確定他是否爲適合受持此法門的根器,而弟子同時也檢驗上師是否言行合一,隨著師徒間逐漸的認識與了解,將隨之增長無比堅固的清淨信心。

  

  傳統上,上師具誓戒、傳經、講續、教誡、灌頂、羯摩等功德。在密乘中,所謂叁具恩上師即是一灌頂、傳續、賜囗訣 ; 而弟子亦必須具足四條件—

  

  淨信不退,

  勤勉不懈,

  不依他教,

  敬信師友。

  

  如此的上師弟子,方能傳授成熟身心的灌頂。

  

  蕤耶經中說上師應具足以下德行,

  

  1﹒廣解諸法、具戒、正直、慈悲、淨信、正念、加有

  威德。

  2﹒不懼非人。

  3﹒辯才無礙、處衆無畏。

  4﹒聰明智慧、善解方法。

  5﹒調伏諸根能覆歸者。

  6﹒複有善巧。

  7﹒深入大乘、愛慕經典。

  8﹒普學秘密真言法門,並明一切曼荼羅法。

  9﹒善知分量,及知弟子好惡之相。

  l0﹒普誦真言及持多法,先蒙阿阇黎及與傳法二種灌頂。

  11﹒少欲知足、常行念誦。

  12﹒普于一切阿阇黎所皆請學問。

  13﹒于諸曼荼羅法抉擇無疑。

  14﹒恒樂供養一切諸尊及與師僧,惠施一切貧窮困苦。

  15﹒明解大手印等一切諸印,及善解畫曼荼羅法。

  16﹒又明念誦及供養法,具知一切法事。

  17﹒學內外明已作曼荼羅。

  

  上師亦必摒除以下四者:

  

  l﹒多忿恚而少悲心‥

  2﹒貪著名聞利養無餍足。

  3﹒持己多能而傲慢、于顯密律儀不加守護。

  4﹒谄曲不正直。

  

  弟子則須戒除以下四項:

  

  l﹒對上師生不敬。

  2﹒合法意者不行。

  3﹒宣說傲慢詞語。

  4﹒僅念此生利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