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81 不應以職業論貴賤

  (81)不應以職業論貴賤

   佛教提倡衆生平等,這平等指:

   1.人與人之間的平等

   2.人與動物之間的平等

   爲什麼平等,因爲,衆生皆有佛性,佛性平等。

   當年,印度傳統文化中分人爲四個階級,即四種姓,認爲婆羅門從梵天嘴裏生,所以高貴,而首陀羅從梵天腳底生,所以低賤,對此,佛陀給予強烈的批評和反對,在佛陀的弟子中,有皇族,也有理發師,甚至賤女、強盜,他以實際的行動來說明自己的主張。

   有次,但丁應邀到國王宮中作客,因他沒穿朝服而是著破衣,侍者因不認得他就是但丁,只安排他到一小角落,也沒人睬他。後來,但丁換了一身錦繡來,被安排在國王旁邊。吃飯時,但丁一再將食物擱在自己錦繡衣上,還有酒,國王奇怪,群臣喑笑。國王忍不住,問他爲何如此,他說:先前,他著破衣來,沒人理,現在,好衣來,受厚待,可見,受重視的實在是這衣服,因此,也應讓衣服享受點美味佳肴。大家聽了很慚愧。

   美國哈裏·杜魯門當選總統後,記者采訪其母親。

   記者:你有這樣一個兒子,你一定很自豪。

   哈裏母親:是的,不過,我還有一個兒子,同樣令我驕傲和自豪。

   記者:他是做什麼的呢?

   哈裏母親:他是農民,現在正在地裏挖土豆。

   從佛教的觀點,有德盡職,就是最高貴的人和職業了,不同的人和職業,對社會各有不同的作用和意義,因此,不應以職業論貴賤。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