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法門無量,不在修多,惟在對機
佛教四弘四願中說: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可見,學要廣,但修呢,不應門門皆修,而是要選對機的修,抓主要矛盾。眉毛胡子一把抓,反而什麼也沒有抓著。
曾經,南嶽懷讓問馬祖道一:牛拖車,車子停了,是打車呢,還是打牛?
有個慧藏師,有次,馬祖問他:你在做什麼。
他答:放牛。
馬祖又問:怎麼放牛。
他答:牛想跑時,我就扭住牛鼻子。
第一個故事中,牛拉車,牛是關鍵。
第二個故事中,牛鼻子是關鍵。
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在師範學院上學時,就很喜歡歌唱,快畢業時,他問父親:我是該當教師還是歌唱家。
他父親親手將兩把椅子遞到他面前說:如果你想坐兩把椅子,你只會掉在兩把椅子中間的地上,你應該選定一把椅子。
有人問智藏禅師:有天堂、地獄嗎?
禅師說:有。
他又問:有佛、法、僧叁寶嗎?
禅師說:有。
這人說:但徑山高僧說沒有。
于是禅師就問他:你有妻子嗎?
他答:有。
禅師又問:徑山有妻子嗎?
他答:無。
禅師道:我有,徑山無,就是如此。
愛因斯坦建立相對論後,科學界看法不一,德國出了一本書,找來100位教授,讓他們出面證明愛因斯坦的理論錯了。愛因斯坦看後,哈哈大笑,他說:100位,幹嘛要那麼多,只要能證明我真錯了,一人出面就夠了。
可見,學多無用,學貴在對機,在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