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要創造適宜自身的環境
中國古語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從唯識學的熏習理論上說也是可以說得通的,雖然,有出汙泥而不染之說,但,這樣的畢竟是少數人。
因此,修行者,創業者,要創造宜合自身的環境,這就是中國人講的天時、地利、人和。
以鄰居爲例:古有孟母叁遷的故事,孟母爲了孟子的健康成長,而不被生活無當的鄰居影響,先後叁次搬家。
南北朝時,一個叫秀雅的人在名士呂僧珍居家旁邊購買了一處宅院,人問他多少錢,他說:一千一百萬。人感到很奇怪,這宅院哪值那麼多錢,季雅說:我是100萬購宅院,1000萬買呂僧珍這個鄰居呀!
所以,中國人常說:遠親不如近鄰。
又如:有人問弘忍大師:學習佛法爲什麼不在城市,不在人聚居的地方,而要到深山幽谷呢。
因爲,古代寺院多在森山老林中。
弘忍大師回答道:建造高樓的木材,本來就出自深山幽谷,不會在人群聚集處長成,因爲,只有遠離人群,大木材才不會被刀斧砍削損傷,才有機會成爲棟梁。
如果說,時代前進了,在深山幽谷中修行已不現實,但弘忍講話的精神,至少,我們要給予重視,那就是:
學習佛法,要有甘于幽谷深山棲息的精神,不被塵世喧鬧的俗事所染,能鬧中取靜,染中取淨。
因此,我們要自我創造良好的環境,就象西塞羅講的:與其與一個普通人一起認識真理,不如同智者柏拉圖一起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