瞋恚的過患
星雲法師
所謂「一念瞋心起,八萬障門開」,在佛教裏,把瞋恨心比喻成火,瞋恨之火能燒功德之林;瞋恨也如同刀和劍,能傷害我們的慧命。
在《法苑珠林》裏,記載瞋恚的過患有六點:
第一、因瞋恚而失善法:《佛遺教經》說:「瞋恨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生後世,人不喜見。」本來做好事,是善法,但因爲懷著瞋恨心,就不是善法了。例如布施是好事,但是如果不歡喜的說:「給你,拿去!」,如此「不食嗟來食」的態度,讓布施的功德一下子就喪失了。
第二、因瞋恚而墮惡道:瞋心之害過于猛火,如提婆達多雖然也很認真修道,不過他太沽名釣譽,忌妒佛陀的威德,對佛陀懷著不平、瞋恨之心,甚至不擇一切手段要陷害佛陀,因此犯了五逆重罪,招感墮入地獄之苦果。
第叁、因瞋恚而造惡口:當瞋恨心生起時,我們往往忘記自己的修養,也不顧自己的風度,如汽車拋錨了,大罵汽車氣死人;咒罵車船誤時,怨怪飯菜不合口味;對自己所愛的親戚朋友反言相譏,甚至把看病救命的醫師也都告到法院去;可見我們內心一有氣憤,首先犯下的就是口業。
第四、因瞋恨而喪法樂:瞋恨之心令我們喪失理智,如過去有一個高中男孩,期待在他畢業典禮那天,能收到父親給他的畢業禮物酖一輛新車,但是回到家,只見父親手裏拿著一本聖經,這男孩怒氣充塞心中,二話不說掉頭就走。離家叁十年,直到父親的喪禮才回來,他赫然發現父親所有的愛心酖包括購車的支票,就夾在聖經裏面,青年後悔萬分,卻已無補于事。一念瞋恨心,義理人情都不顧,當然更享受不到那份美好喜樂了。
第五、因瞋恨而竊善心:有道是「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平時相愛的夫妻,一旦生氣的時候,反目成仇,恨不得他早一點死。當一個人瞋恨心生起時,他就沒有了世界,沒有了朋友,沒有了親人,沒有了自己。所以瞋恨就像盜賊一樣,會竊取善心,讓我們失去一切。
第六、因瞋恨而遭禍患:今天的社會,有時候會因爲你用不好的眼色看人一眼,別人就會捅你一刀,給你一拳。也會因爲瞋恨,隨便罵別人幾句,而引來報複等各種禍患。
古德雲:「向前叁步想一想,退後叁步思一思,瞋心起時要思量,熄下怒火最吉祥。」如果想要消滅內心瞋恨的火焰,必須用慈悲的法水讓它柔軟,否則只有讓瞋恨之火燒身,讓瞋恨之氣壓榨。瞋恚的過患有六:
第一、因瞋恚而失善法,
第二、因瞋恚而墮惡道,
第叁、因瞋恚而造惡口,
第四、因瞋恨而喪法樂,
第五、因瞋恨而竊善心,
第六、因瞋恨而遭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