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因善緣

  正因善緣

  ——結夏安居開示節錄

   發心與種因很重要,要常常檢查自己在發什麼心?種什麼因?否則時間長了會走不下去。發心種正因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雜染的成分,要使發心維持長久並且能夠不斷增長,這就需要良好外緣的輔助。如果違緣日見增多,有時正因就可能會很難發生勢用。所以要想方設法創造隨順正因的增上緣,這樣就要靠我們每日努力用功。

   出家人在修學道路上要想長期走下去,走得穩、走得好,應該要從多方面注意正因善緣的調整與把握。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如果缺乏一定的正因善緣,往往就會發生要想表達的話說不出口的情況。對什麼緣講什麼話,善觀緣起、機教相扣,多代人著想,常作自他相換想,外緣就會慢慢好起來。

   對正因的盲目無知,對善緣的忽視與難遇,都是修行走不上路的相狀。有著良好的外緣,而自己又不好好地種正因,時過境遷,想好好用功的時候,又沒有較好的外緣條件,這樣子怎麼能行呢?

   心垢要及時清掃幹淨,否則時間長了愈積愈厚,就很難處理了。忏悔是最好的掃帚,可以掃除煩惱的汙垢。戒律是一種內在的莊嚴,不是給自己裝作門面用的,以戒律己,逐漸解決自己所存在的問題與煩惱。戒律能夠促使自己與僧團融爲一體,正所謂“攝受于僧,令僧歡喜,令僧安樂,令僧清淨和合。”這是我們學習戒律的根本意趣與最終目的。

   出家人應該不斷提升內在的素質與因應外在時空事務的能力,事不會做,教理不通,行持不來,得不到法樂,這是很多出家人常常碰到的難題。在短時間內要想完全得到解決是有較大的程度,應該要有耐心地種正因、聚善緣,發長遠心,發不退心,才會有殊勝的果報。

   穩定情緒,調伏六根,做文明人,講威儀、有規矩,然後慢慢學會做事。沒有良好的做人基礎與基本修養,在學佛的過程中勢必困難重重。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