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次第開示點滴
——學誠大和尚06年10月3日于福建莆田廣化寺
平常在家時,諸位也常常學習佛法,研討佛法。但我們的研討僅僅是理論推演,理論上的討論,理論上的認識而已。受八關齋戒就不一樣,是真正的要把佛法和世法與自己的生命結合在一起。
在更多情況下,大部分的佛弟子僅僅做些好事,比如:看到一些窮人和有苦難的人,給他們幫助,這些善事只是累積一些福德而已,真正談修行,還有很遠的距離。
真正修行是要面對我們內心的問題。一般分叁種層次:第一種:不學佛的人,他會認爲我們的一切問題都是別人給我們造成的。第二種:我們剛剛學佛時,我們僅僅在理論上有認識,我們也會做好事,或給別人講些佛法,這個時候,我們的內心會變得比較好,我們願意付出一點。第叁種:我們真正修行的時候,所有的時間都要用來觀照自己的心。
那麼如何來觀照自己的心呢?就要根據佛法來觀照。佛法是什麼呢?佛法就是告訴我們成佛的整個理路、方法和途徑,這些理路、方法和途徑就是修道的次第,就是我們常常談到的道次第。我們常常聽到一個詞語“心路曆程”,心的道路,就是心路,曆程就是次第,一步一步去走。
我們現在的情況是,每個人身體健康,能聽到佛法,暇滿具足。猶如一部好的汽車。就像寶馬、奔馳、奧迪一樣高級的小轎車。但是有汽車,裏面還要有汽油,若沒有汽油,汽車還是跑不動,所以,你必須要常常來叁寶地加油,汽車才能開動,才能跑路。那麼加油後更重要的問題是,你有了汽車,汽油也很充足,但你准備去開到什麼地方呢?你不知道要去哪裏,車就會亂開。所以這個目的要很明確。比如,我們車要開到廈門去,經過仙遊、泉州等等。它有一個站一個站。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就是我們的路標,我們要根據路標去走。那我們修行的道次第也是一樣,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就是我們修行的路標。我們必須根據這個路標去修行,去開車,這樣我們的路線才不會有錯誤。你去一個從來沒去過的地方,如果你看不到路標,心裏就會害怕,並且常常就會走錯路,雖然有路,但路對不對呢?是不是通達到我們要去的地方?是菩提道、還是二乘道,還是六道輪回?都很難講,六道輪回也是有道的,有些道通到地獄裏面去,有些道通到餓鬼裏面去,有些道通到畜生裏頭去,那也是道,但不是菩提道。
我們在用功修行道次第上不得力,就如同一個很名貴、很高級的汽車開在一個沒有路標的路上,是很危險的。因爲你不知道下一站是什麼,開一開就不想開了,開一開就停在路邊,在猶豫、在彷徨。那我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最重要的一個前提就是自己的信心,自己的選擇,自己的決定。決定是什麼意思呢?比如大家在廣化寺,你做事情前要做決定,就如開車前要做決定,決定我們的車要開去什麼地方。比如,我們要去廣州,或者說決定開車要去成都,要去北京,一定要決定車開去哪裏。在這一點上是不能猶豫的。否則今天你說要去北京,明天你開到福州了,你又說要去廣州,車還要掉頭,這個麻煩就很大了。所以修行的前提,是先要做決定,決定修行到底是爲什麼
爲自己今生今世好過,還是來生來世好過?還是多做些好事就可以?還是現在所作所爲都是要成佛?這是不一樣的。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那麼這就兩點,一點是我們是否真正下過決心,自己是否決定要修行,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是我們修行的目的是不是真正要成佛。用佛法的語言來說,就是我們是否真正做過抉擇,是否今生今世必須要修行,今生今世必須在成佛的路上去努力,有沒有做過決定,如果沒有,這問題就很大,都是信心不具足,都是常常修法不得力的很大的一個因素。
只有說我們要修行,才會想去找老師,去找善知識,才會去用功,才會去認識自己的心。所有修行的法門,所有的善知識、佛菩薩都告訴我們要認清自己的本心,它有什麼問題呢?有煩惱、業障。這些要靠佛法把煩惱清除掉,要靠佛法把業障鏟除掉。我們的心鏡常常會受傷、受損,要靠佛法來修補、修複我們破碎的心,來彌補我們自己內心上的種種缺憾、種種缺失。所以,用佛法是來對治我們的心,而不是要對治別人,更不是把佛法講給別人聽,我們講給別人聽,只是爲了集聚自己的資糧,讓自己內心的功德越來越得到增長。
我們在法會期間做義工,來護持叁寶,來爲學員服務,那麼你必須把自己所作所爲和成佛連在一起,和道次第聯系在一起,否則就變成世間善法。世間上面也有很多人孜孜不倦在做好事,但他們不會認爲說我做這些好事會成佛,因爲他們不信佛。我們在廟裏面就不同,你一天一天來集聚資糧,一次一次來做義工,這些都是我們自己在成佛路上的必經之路,就是在修行,就是在面對自心,廣結善緣,不會因爲覺得每次法會都一樣,每次都是這些法師、都是這些同學,我們不用來了,或者說我已經都知道了,這些觀念都是要不得,都是錯誤的觀念。
今天大家來受八關齋戒,就是自己要很好地來做修行的決定,決定說今天一天當中我要好好修行。天天都要做決定,時時刻刻都不要忘記這些決定,就是我們要修行成佛,不修行怎麼會成佛呢?
我們對修行這條路要毫不動搖,要非常堅定。不管什麼人在什麼時候說,修行不好呀,學佛不好等等,我們都不能動搖,這樣信心才能培養起來。信心、信心就是對自己的修行有信心,對自己成佛有信心。
這方面,我就看到很多同修,尤其是學得比較久的同學會迷茫、甚至不知所措,感受不到方向感。所以,最近我在北京每個禮拜都給他們做一個開示,並且做成DVD,這些DVD裏談到的都是現在人學習佛法,學習道次第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社會上不信佛的人他們所要了解的內容,我在講座裏都會分門別類地分析。
我們真正要用功修行時,必須根據道次第。尤其是你真正要用心時,必須根據一個科目一個科目,一個法類一個法類去對治。比如在道次第中談到的“無常”、“ 暇滿”,這些觀念都是很重要的。無常,就是時時刻刻都有死的可能;暇滿,就是我們能夠遇到佛法都是多生多劫以來的因緣。一方面要對自己的暇滿非常地珍惜。佛法是百千萬劫難遭難遇,我們遇到了,聽到了,所以我們要特別珍惜。同時我們要考慮到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無常的,不知那一天就要死。死的時候怎麼辦呢?只有靠佛法的力量才能對治我們死亡時的恐怖、畏懼等內心上的種種問題,只有靠佛法的力量才能引導我們去更好的地方,去善道,不到惡道。死的時候只有佛法,其他都用不上,世間一切都帶不走,靠不住。所以,我們一生一世的努力都要在這方面著眼,我們死的時候,只有靠佛法,才能引導自己在下一生越來越好。那麼在今生今世就必須要好好修行,修行的目的爲了成佛。我們現在沒有修行,修行不好,是因爲我們沒有真正做決定,所以今天我們來受八關齋戒,就是一個很好的決定。今後,希望大家在必須修行這個概念上的決定不要改變,以此勉勵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