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而你連六天都沒有做到你就是佛,這太便宜了你,這個佛就如同撿到的一樣。所以有些人說他自己是佛,真是無慚無愧,大言不慚。而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做過常不輕菩薩,就是永遠恒常的不輕慢一切衆生。他見佛拜佛,見菩薩拜菩薩,見羅漢拜羅漢,見著一般人他也恭敬,見著比丘、比丘尼也叩頭,說:“我不敢輕于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意思是說我不敢輕看你們,你們將來都會成佛;如果我輕看你們就等于輕看佛一樣。這種發心是實實在在的一點虛假都沒有,實實在在恭敬一切衆生。但是他招來的果報是最不好的,因爲有一些傲慢的比丘說:“這個比丘,你真不懂佛法,亂給人家授記。”于是就打他,在他叩頭的時候用腳踢他,甚至把他的牙齒都踢掉了。要是一般人對人叩頭還被人打,以後就再不向人叩頭了。但是這位比丘,人家打他,他還是向人叩頭。以後,他遠遠的見著比丘、比丘尼時先叩頭,不等這個人走到他身邊就站起來跑了,免得這些人打他。他還是一樣行不輕慢一切衆生的菩薩道,這就是釋迦牟尼佛前生所修的六度萬行,而不是一朝一夕就成佛的。
所以那些認爲自己是佛的人,他就不認識佛了。自己妄自尊大,這是有我相、人相、衆生相,不是佛境界。認爲自己是佛而不修行,盡造罪孽,這比你天天抱著原子彈、氫氣彈睡覺還危險。這些人將來一定墮地獄的,真所謂“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往裏鑽。”
我講楞嚴經時曾講過一首偈頌:“懵懂傳懵懂,一傳兩不懂。師父下地獄,徒弟往裏拱。”當師父的下了地獄,向徒弟問:“爲什麼也到這個地方來?”徒弟說:“我跟著您學道的,當然也跟著來啦!”師父說:“錯了錯了!這是地獄啊!”徒弟問:“爲什麼您把我帶到地獄裏來?”師父答:“連我自己也不知道怎麼會到這個地方來的,現在想出去也不能了。”不但他自己不能出去,所有跟他學的徒弟也一網打盡了,什麼時候翻身誰也不知道。這就是自稱是佛,不認識佛,又不明白佛法,所得到的果報。
上面是說要跟著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去修,
一、禮敬諸佛。
二、稱贊如來。
叁、廣修供養。這不是說今天供養,明天不供養;不是說供養一個佛,而不供養其它佛,要普同供養。除了廣修供養,
四、還要忏悔業障,這是第四願。我們爲什麼要向佛頂禮?就是要表示自己無量劫以來,做的錯事太多了,現在發露忏悔,改過自新。
五、隨喜功德。就是看見所有慈善的事情都應該做,能做一分錢就做一分錢。 行菩薩道是要利益人、幫助人的,不是只想利益自己。凡是幫助別人的事情,不自私自利,這都是隨喜功德。
六、請轉*輪。當你知道某一位法師會講經,就聯合大家請這位法師說法。須知道經典的意義要有幾十年研習的功夫才能明了,那些所謂研究佛法,有頭銜的學士,倘若他們沒有把自己放下,那他根本沒有明白佛法。就像螞蟻啃西瓜,盡在皮上鑽來鑽去不能嘗到味道。學佛法要跟著法師們學,不要自以爲不可一世,說自己懂佛法。所以請真正明白佛法的法師說法,就是請轉*輪。
七、請佛住世。請佛陀常住世間,現在佛不住世了,就要請佛法住世。
八、常隨佛學。釋迦牟尼佛行菩薩道,把自己的身體看空了,沒有自己這一個身體。所以要跟著佛學。
九、恒順衆生。常常隨順著衆生,希望令他們明白佛法。
十、普皆回向。把所有功德都回向一切衆生,令他們速成佛道。
“妙法蓮華經”釋名的第一個字是妙。妙字太寬廣了,橫講、直講是妙;塵說、刹說也是妙。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都是妙法,妙法包含一切,以至叁藏十二部都包括在妙法裏面。
所謂叁藏就是經藏、律藏、論藏。經藏是講定學,律藏是講戒學,論藏是說慧學。經、律、論所包含的道理是無量無邊,無窮無盡。而戒、定、慧所居的功也是無窮盡的。既然經、律、論是妙法,戒、定、慧也是妙法。有關戒、定、慧你們聽了很多,試問究竟做了多少?我們聽聞佛法,不但要明白,還要設身處地的、實實在在的去依法修行,這才是真正有所得。知道而不行,就等于不知一樣。爲什麼呢?因爲那就像知道這樣東西是好吃的,但是你必須吃了之後才能真實受用。對佛法也是一樣,知道一點行一點,這才是實行家。若知道而不行,對你對佛法都沒益處。就好像石頭人似的,形像雖是個人,卻不能說,更不能行。
妙,有心法妙、衆生法妙和佛法妙。分而言之是叁,合而言之是一。無論分開或合起來講都是妙法。叁是妙法,一也是妙法。
所謂叁藏十二部,叁藏是:經、律、論,它包括戒、定、慧叁無漏學。十二部經是:
(一)契經、 (二)重頌、 (叁)諷誦、
(四)因緣、 (五)本事、 (六)本生、
(七)未曾有、(八)譬喻、 (九)論議、
(十)自說、 (十一)方廣、(十二)授記。
雖然這十二部經的意思很深,但主要是記得和了解佛陀的教義。佛法不一定注重學問,而是注重真實行持。六祖大師甚至沒有讀過小學,連簽自己的名字都不會,但他卻會講經說法。因爲他不認識字,講經時就叫人爲他念經文。人念一句他講解一句,而他所說的法是和佛一致的,並沒有不合佛法。六祖大師不認識字卻會講經說法,是因爲他得到佛祖的心印,以心印心的妙法;故他所說的法都是妙法。六祖得到五祖的心法,五祖把衣缽傳給他,他和獵人共居十五年,在這一段時間內他用功修行,開大智慧。我們修道的人切記不要著急,古雲:“毋欲速,欲速則不達。”修行用功就像射箭的弓,緊了則繃,慢了則松,要不緊不慢才成功。正所謂“其進銳者,其退速。”在中國有一種蟲叫蜉蝣,這種蟲朝生而暮死,生得快死得也快。所以我們修道者要老老實實的用功,千萬不可走捷徑,以爲走旁門左道的小徑會比較快有成就,實際上它是達不到目的地。我們要依照六度萬行的大道去修行,這才是妙法。中道就是妙法,離越中道,就不是妙法。
在漢朝有兩個人,一個叫袁盎,一個叫晁錯,兩人都在朝廷當官,袁盎用方法把晁錯殺害,之後袁盎便出家做和尚。原因是他時常見鬼,常常見晁錯的鬼魂要來殺他。白天夜晚都是如此,使他覺得自己做錯了事,因而忏悔出家。他出家之後,再沒有見到鬼魂,乃更決心用功修行。因爲一念之差殺了人而出家,所以他希望來生也再做和尚不當官。果然第二生他成爲一個到處弘法的大法師,是個不貪名不圖利的苦修行。這一生他也沒見著晁錯的鬼魂。如此過了十生,因爲他苦功修行有點道德,所以一生比一生身份高。到了第十生,他做了國師,成爲皇帝的師父。皇帝賜他一個沈香寶座(當時沈香在中國是最貴重的一種木材,只有皇帝才能坐這種木造的椅子)。當國師坐到寶座上,便神氣十足。他心想:“當今世上能坐這種寶座,這麼尊責的法師也沒有幾位,這賞在太妙了!”
就當他生這一念貢高心,以爲當今天下唯我獨尊的時候,那十生以前未超脫的晁錯冤魂又來找他了。突然在他膝上長了一個人面瘡,這種瘡有口、鼻,更會說話。常常對他說:“你休想再擺脫我,我跟著你十世,非要你還我命不可。”這位悟達國師得了這麼一個瘡病,日夜呼痛,他實在沒辦法,難以忍受,他念大悲咒、楞嚴咒以及一切的經咒都不能消罪,因爲他業障太重。這皆是由于他生一念貢高心,所以護法神也遠離,不再保護。幸而想起了迦諾迦尊者,悟達國師曾服侍這位尊省。當時,尊者全身生瘡,流膿、出血,又肮髒又臭。悟達國師攝心侍奉及照顧他,替他煎湯熬藥服侍他,使他的病痊愈。迦諾迦尊者其實不是真的有病,他爲示現來度悟達國師的。果然,國師對他很好,尊者痊愈之後便對國師說:“將來你有難,可以到四川茶山地方找我,我會替你想辦法解決。”這時候悟達國師因爲生了人面瘡而沒法治好,便想起去找迦諾迦尊者。尊者用叁昧水替他一洗,人面瘡就痊愈了。所以修道的人無論怎樣也不可生貢高我慢心。
心法妙,在前面講了個大概的意思。現在講衆生法妙。什麼叫衆生?衆生是種種因緣和合而生,故叫衆生。衆生分爲十二類: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這十二類衆生中每一類又有種種不同。就拿卵生來說,有的卵生會飛,有的不會飛。會飛的種類有千千萬萬那麼多,以至任何人也不能完全認識及分別清楚。你說是不是妙?分別不清楚是妙,分別得清楚豈不也是妙?卵生、胎生、化生、濕生..以至所有一切衆生,亦複如是。
胎生,人是胎生,一切畜生也是胎生。卵生是怎樣來的?卵因想生,因爲有這種想,所以就有卵生。胎生是胎因情有,是由愛情而生。愛情,人人都認爲是一種最快樂的事情,實際上在最快樂裏面反而是最痛苦的。現在美國有很多人都覺悟到愛情是不自由的,于是乎解脫愛情,走到覺悟這邊來了。一般青年男女隨便談情說愛,隨便結合,又隨便分離,說這是一種自由,其實這是誤解自由。男的女的都不結婚,不守規矩,這不但不是自由而是錯中錯。爲什麼?因爲要是結了婚,雖然不自由,還是天經地義的一種道路。假若誤解愛情,說不結婚就可以隨便,這是想要快一點死,想要快點把自己的身體破壞,把身體弄壞了就會死得快一點。這種情形若不趕快挽救,禍害就太大了。這是說胎因情有。
無論人或畜生,畜生也因爲有這種情,爲什麼它也有這種情?這種情是因爲從無量劫以來的顛倒習氣太深。做人的時候,這種情欲心重,所以就會墮落到畜生道;如果在畜生道裏還不知道覺悟,情欲心便變得愈重,也愈來愈愚癡昏鈍。
諸衆生中,濕生和化生是怎麼生出來的?也都因爲淫欲心太重。任何衆生都因爲有這個情,所謂:“業盡情空是真佛,業重情迷是凡夫。”被情所迷者是個凡夫,你要是把這個情看空了,就是個聖人。
在衆生裏邊,人類有千差萬別,畜生裏邊也有千差萬別。可是這些都沒有出離…
《妙法蓮華經卷淺釋(宣化上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