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戒持戒的同時不能傷害衆生
別解脫戒有居士戒、沙彌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等很多種。其中居士戒一共有五條,這五條戒都屬于是根本戒。我們一定要理解這些,而且要正確地理解,如果理解錯了,受戒了,持戒不但沒有功德,反而有罪過。正確地理解了,然後要認真地取舍。
學佛也好,修行也好,守戒也好,持戒也好,不能自私,你真正有修行了,受戒持戒是一種放松。尤其是我們修習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主要講饒益衆生,恒順衆生。
有時候你在這邊受戒,但是會在那邊犯戒。因爲這是別解脫戒,這上面還有菩薩戒。菩薩戒裏主要講的是饒益衆生,恒順衆生。如果你受戒持戒,學佛修行太自私了,就會犯菩薩戒。如果你犯菩薩戒了,要承擔更嚴重的後果。
我們都是修習大乘佛法的人,任何時候都不能自私自利,包括學佛修行、包括受戒持戒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對方,一定要考慮到他人;不能傷害對方,不能傷害他人。在不傷害對方、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我們才能做到受戒持戒。有的人爲了自己念佛,爲了自己持戒,根本不考慮對方、根本不考慮他人。然後總是傷害周圍的人,傷害與自己最有緣份的衆生,讓他們起煩惱,讓他們造業。這樣念佛、持戒不但沒有功德,反而還有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