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語言藝術

  語言藝術

  是以言語者,必使己無患,亦不克衆人,是爲能善言。

  ——《法句經卷上言語品》

  此偈勸誡我們不僅不用惡言,更應常用善言。善言就是慈悲語、智慧語,而弘揚佛法、代佛說法、覆誦佛法來幫助他人,也都是善言。善言必須是用言語助人,並且使被幫助的人不再用言語害人害己。這樣衍生出去,一人幫助二人,十人幫助百人,都是用慈悲語、智慧語來利益自己和衆生,所以說:“必使己無患,亦不克衆人。”

  當自己使用粗暴的、中傷的、譏刺的、攻擊的語言時,好像在發泄,感覺很痛快。其實那就是憤怒心、嫉妒心、失衡心的表現,本身就是煩惱。在這種心情下,自己已經遭受損失,何況對方可能會報複,導致相互用語言殺伐。所以使用如刀似劍的言語,既害人又害己,非常不理智。我們該用禮貌的、尊敬的、贊歎的、輕柔的言語,對待所有的,甚至包括仇人和敵手。古人說君子反目不出惡言,君子絕交好聚好散,絕不謾罵攻讦。這是一般人該有的基本修養,何況是佛教徒呢?

  語言是道德行爲,也是藝術的表現,用之得體,可以提升人品,也可以受人欣賞。所以最好不用粗俗語、低俗語、流俗語,以免俗不可耐,那就違背了道德也遠離了藝術。

  

✿ 继续阅读 ▪ 善言淑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