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平等不二

  平等不二

  道及淫怒癡,是一法平等;若人聞怖畏,去佛道甚遠。

  ——《大智度論卷六釋初品中意無礙》

  在一般人的想法中,正道和淫怒癡,是截然不同的東西,但此偈卻說它們是平等的。這是什麼道理呢?又爲什麼說聽了這句話而心生恐懼的人,距佛道很遠呢?

  在沒有學佛、不知佛法的人心中,七情六欲、喜怒哀樂都很清晰鮮明。但許多人也知道,大貪大嗔不是好事,所以需要修身養性。有修養的人能控製情緒,而且能調整情緒,否則不僅對身體不好,也是對自我的懲罰。

  淫怒癡就是貪嗔癡,名爲叁毒,是煩惱之中力量最強,而且是最難斷除的叁種心魔。淫是過分的貪求,怒是嗔恨,癡是不信因果、不知因緣、沒有正見。“道”是持戒、修定、得智慧的方法,修道的人通常是運用戒定慧的叁無漏學,來對治消融淫怒癡的叁種心毒。在一般人看來,道與非道相對,就像智慧與煩惱是對立的一樣,二者截然不同。然就佛、菩薩等已解脫的人而言,淫怒癡與戒定慧是平等的,因爲已經沒有淫怒癡,所以也用不到戒定慧了。這個思想,在禅宗的《六祖壇經》有“煩惱即菩提”的名句。又在《維摩經不二法門品》講得很清楚。例如善與不善不二、罪與福不二、正與邪不二等,因爲已得解脫的人,心中已沒有對立的事物存在,沒有道和非道等的兩種極端。如果認爲有道,就有非道的一面;如果認爲有智慧,也就還有煩惱。世上若無邪惡,則一切的道德觀念也就用不到了;世上若無煩惱,則用來除煩惱的智慧,也就不必要了。

  佛道是平等的、解脫的,沒有對立的現象、感受、經驗,是真正的大自在、大自由。一般人如果發生不愉快或不幸的事,能把它當成平常事來看是相當難的,不過我們必須練習著以平常心來待人處世。平常心亦即平等心,不僅煩惱與智慧平等,凡是偏執一端的,均宜知道平等不二,才能不起對立的沖突。

✿ 继续阅读 ▪ 脫離魔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