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能離欲
欲樂著無厭,以何能滅除?若得不淨觀,此心自然無。
——《大智度論卷十七釋初品中禅波羅蜜》
此偈是說,*之樂往往使人沈迷,無法自拔,如果能使用不淨觀的方法修行,貪著于淫樂的心,自然會如釜底抽薪,無薪火自滅。五欲之中以男女的*最強。男女的*之樂是非常令人著迷的,只要是正常的男人或女人,都會有興趣。即使是出家人,在未離欲之前,多多少少也有這種傾向,因爲有戒律保護,所以不會去做。
佛經中說,人間的五欲以*最樂,仍不如天上的欲樂,則因沒有肉體負擔,故也沒有疲累厭惡感。經中又把五欲之樂和禅定之樂相比,禅定之樂遠勝于五欲之樂。禅定是從身心得到松弛、解放,身輕而心安;欲樂只是一時間的刺激、陶醉,而不是神經肌肉的放松,沒有輕安之樂,兩者相差十萬八千裏。所以,有禅定經驗的人對*就不會那麼地迷戀了。而修禅定的方法中,不淨觀是專門對治*重的。*強烈,一方面表示身體健康,另一方面也顯出氣質粗濁;也有些人,由于體質虛弱,火氣上升,*的反應亦強,這是要命的現象。人非禽獸,切勿讓*奔放,造成嚴重的後果。
不淨觀是觀自身的不淨和觀他身的不淨。性的沖動或反應很強烈時,觀察身體,每一個毛孔都在不斷地分泌,只要一段時間不清洗,臭不可聞。用這個觀點看自身不淨,欲念會下降;再觀他身不淨,欲念即平息。有人看到特定形象的男人或女人時,會特別有興趣,這時就宜想象:掀開這個人的頭發之下是頭皮,頭皮之下是血肉筋骨。如果喜歡他的眼睛,眼睛內部是神經,是脂肪,沒有任何可愛的東西。再進一步觀想:害病時如何?我見過一位本來很妖娆美豔的女士,當她生病時便非常憔悴,口有胃臭,身有體臭,一點也不美了。再往下想,當美女死了之後又如何?死了幾天將如何?死了幾個月又如何?只剩一堆骨頭,最後連骨頭也沒有了。修不淨觀觀到這種程度時,就不會再有欲念産生;觀到最後,身心沒有了,心外的境界也沒有了,便入了禅定,其最高境界是離欲,證阿羅漢果。
不過,不淨觀不容易學,須由有經驗的老師教。如果沒有這樣的老師,欲念産生時,不妨觀自己和他人的不淨,這樣也有用處,至少不會放不下、離不開、不斷想追求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