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普賢菩薩請說業報
在地獄名號品中,因普賢菩薩的請說“閻浮提罪苦衆生所受報處,地獄名號,及惡報等事,使未來末法衆生知是果”,所以地藏菩薩就舉出許多地獄的名號,和受罪衆生的苦境。
第一節 根本地獄眷屬地獄
在佛經裏說到地獄,有十八大地獄,十六小地獄。依俱舍論,把地獄分爲叁大類:
一、根本地獄,有八大地獄與八寒地獄,即俗說十八層地獄。八大地獄:一等活,罪人斫剌磨搗後,風吹複活;二黑繩,先以黑繩秤量支體,而後斬鋸;叁衆合,衆多苦具俱來逼身,合黨相害;四號叫,逼于衆苦,發號怨聲;五大叫,逼于劇苦,發大叫號;六炎熱,火熾周圍,苦熱難堪;七大熱,爲熱中之最極者;八無間,即受苦等五無間。八寒地獄,俱舍智論,列名稍異。據涅槃經雲:所謂阿波波、阿吒吒、阿羅羅、阿婆婆、優缽羅、波頭摩、拘物頭、分陀利。前四取寒冰寒顫之聲;後四取蓮花青黃赤白之色,即地獄外壁形似蓮華的顔色。
二、近邊地獄,即十六遊增地獄,近在大地獄邊緣;亦即十六小地獄,爲副地獄,或眷地獄。在每一大地獄的四門,各有煻煨增,屍糞增,鋒刃增,烈河增之四處,合爲十六處。若以八大地獄總計,合有一百二十個,都是罪人臨時遊履增加的地獄,所以叫遊增。這因罪人們在大地獄受苦受得夠了,或打妄念想找個臨時遊適的地方,誰知業力不可思議,即刻在業識上出現另一似可遊適的境界,誰知一入之後,仍舊是嘗寒顫栗悚或焦頭爛額的滋味;所以說遊增,不是說臨時真的增加了什麼遊樂自在的場面,如果或可以享樂的,那就不叫地獄了。想起筆者從前在上海,有人向我說他去看諧星韓蘭根和劉繼群扮演的“地獄獵豔記”,見到血湖地獄裏有很多女鬼,他們就去獵豔了,這種人真可說荒誕不經,乖謬絕倫,聽到地獄二字沒有半點畏懼,已是因果觀念淡薄,反而起了獵豔的妄念,真是死有余辜!鐵床抱柱地獄,不叫這種人去入,還留待誰去入呢?
叁、孤獨地獄,即在山間、曠野、樹下、空中等不定的地方,都是一些零星的小地獄。現在本經所講的正地獄,即阿鼻地獄,爲主要的地獄;其他的眷屬地獄,有四角、飛刀、火箭、夾山、通槍、鐵車、鐵床、鐵牛、鐵衣、千刃、鐵驢、洋銅,抱柱、流火、耕舌、剉手、燒腳、啖眼、鐵丸、诤論、鐵呋、多嗔、糞尿、銅鎖、火象、火狗、火牛、火馬、火山、火石、火床、火梁、火鷹、鋸牙、剝皮、飲血、燒手、燒腳、倒剌、火屋、鐵屋、火狼、這些都是小地獄。
第二節 無情的業報不能替代
地藏菩薩說了地獄名號,又對普賢菩薩歎息道:“仁者!此中皆是南閻浮提行惡衆生,業感如是!業力甚深,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業之爲力,亦足驚人!衆生隨著自己所做的善惡業結,如輕清者爲天,重濁者爲地,各自升沈,毫無假借。故經說:“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在本經中,則更說得剀切明白:“是故衆生,莫輕小惡,以爲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岐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在這廖廖數語中,卻道出了人生的真情真境!人生勞碌,熙來攘去,忙個不了,多半是爲家庭,爲兒女,誰知口氣不來,便是來生,“萬般皆不去,唯有業隨身”。到那時一切罪報,自作自受,絲毫不容假借,雖親同父子妻女,亦同陌路之人,不能替你代受。所以仔細想起來,人生若只是爲自己的家庭兒女忙碌,不爲社會大衆多謀福利多作功德,那還是很愚蠢的事!“兒孫自有兒孫福,不替兒孫做馬牛”;這也是人生修養的經驗之談吧。
因果報應之事,摩登時髦的人,或淺見近視的人,大都不肯深信。他們以爲:如果有因果的話,何以眼見許多爲國爲人的貞忠君子,或樂施爲善的厚道長者,往往多是被人殺害而死,或死于非命且死得很慘呢?或作善者而不得好報,作惡者反得好報?尤其是社會上那些欺詐棍騙,行同盜賊,窮凶極惡的人,千夫所指,個個都望他早死,而他不但不死,反而高樓大廈,快樂享受,而且還死得很好呢!如果有因果報應,這又是怎樣講得通呢?這就是我所說的戴近視眼鏡的人,目光很短,只看到僅有的現在,看不到稍遠的將來。若依世間現世的因果理論來說,這的確也是難得解通的;但依佛教的叁世輪回的因果來說,那是沒有解不通的,而且還能解得很透徹的。佛經說:果報有叁種:一生報、二現報、叁後報。生報,即前生做善做惡,在此生中受;現報,即現在做善做惡,現生即食其報;後報,是此生做善做惡,報在來生,或在未來無量生中受。這裏除了現報如“殺人者死”爲大衆所明白外,其生報後報,即用以解答現世爲善者受惡報,爲惡者受善報的問題。譬如說現在眼見窮凶極惡的人受到好報,是因此人前世做善的業力甚強,現時已屆成熟,所以先受善報;他現在造的惡因未熟,惡果是在未來。爲惡報善如此,反過來說,爲善報惡的道理亦是一樣,因此過去所造的惡業己熟,所以現在雖爲善,也要先受惡報了。
第叁節 地獄的存在問題
地獄是天堂的反面。我們現在既沒有親遊天堂,也未曾到過地獄,所以現在經中舉出許多地獄,不信的人,還是要懷疑著:地獄到底有沒有?到底存在不存在?或天堂究竟在那裏?現在說地獄,只需解釋地獄,能知地獄到底存在不存在,也就可知道天堂究竟有沒有了。
本經說:“各各獄中,有千百種業道之器,無非是銅是鐵是石是火,此四種物,衆業行感。”地獄到底有沒有?從“此四種物,衆業行感”的幾個字裏,可悟其理。佛教的理論,是雙方面的;由相對的到絕對的,由相待的到絕待的。自相對相待方面而觀,則善之與惡,淨之與染,內心與外物,天堂與地獄,都是存在的,不可否定;若從絕對絕待方面觀之,則善惡、淨染、心物、天堂與地獄,都不能在執情中存在,若認有一法存在,此法即非佛法。譬如現在說地獄,經說地獄中所有銅鐵石火的苦器,都不過是“衆業行感”而已。這是說在衆生界造了這麼一種業力,在我們的業識中自然影現起地獄的境物。可見地獄的境物,是完全唯心唯識所現的,離開心識業力變現的影像,便沒有真實地獄存在了。故成唯識論雲:“一切如地獄,同見獄卒等,能爲逼迫事,皆是罪人惡業心現,並無心外實銅狗鐵蛇等事。”又雲:“如地獄中,無地獄主;而地獄衆生依自然業,見地獄主,與種種苦,而起心見,此是地獄處,此夜時晝時。以惡業故,見狗見鳥,或見山壓。”此言地獄以唯心所現,實無心外存在之地獄,只是罪人惡業成時,強自妄見,遂受苦楚,雖獄主閻羅老子,亦不能幸免!因他亦由一種自業之力,生到地獄,晝夜叁時受苦時至,镬湯爐炭,自然出現,難以逃避;起世經雲:“閻羅王受洋銅灌口苦後,自發願言:願我從今舍身已,更得身時,但于人間受生,如來法中信解,剃除須發著袈裟衣,既出家已,願得證道,不複于後世受生!”故獄主雖有主權治人之苦,而自苦卻無法躲免,所以佛教說業力不可思議,便妙在這裏!又決定毗尼亦雲:“我說地獄諸苦事,實無惡趣可來往;刀杖鉾銷衆苦具,亦無有能造作者;有分別故而見有,無量苦毒逼其心;猶如分別諸幻焰,于此分別悉皆空。”此亦言由妄想業力,心有分別,所以就有外境的苦器出現,毒逼其身。故知有分別業力的妄念,便落于相對相待的境界,染是染,淨是淨,天堂與地獄的存在,絲毫不容雜亂;若能“于此分別悉皆空”,到于悉皆空,畢竟空,不但所執的外境空,能執的內心亦空,就達到絕對絕待的境界,這時不但地獄與天堂都不能存在,即佛與衆生之相亦都不可得了。所以佛法在相對的境上,固說唯識無境,唯心無物;而到絕對的地域,則不但天堂地獄的境相全要掃蕩幹淨,即認爲唯心唯識的心識,亦都要掃蕩幹淨,渣滓不存,故成唯識論雲:“若執唯識是實有者,亦同法執。”唯其有此種絕對絕待的理境,故如楞嚴等經說:“一人返妄歸真,十方虛空,悉皆消殒。”虛空亦可消殒,大地亦可粉碎,到此田地,試問地獄天堂的名字,還能安得上去嗎?佛之哲理透徹深妙,便在這些地方,如能靜心思惟,自可洞悉其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