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化主的分身集會
本經現時的流行本,爲唐代于阗國(即今新強一帶)的實叉難陀(譯學喜或地乳)法師所譯,共有叁卷十叁品。我國自東晉道安法師以來,判釋各經,都分序、正、流通叁分;意義好像是由頭、身、足叁部份組織而成的。清青蓮靈乘法師的科注,亦據此而把本經分成序、正、流通叁分;以忉利天宮神通品爲序分,包括正信序與發起序;以分身集會至校量布施共有九品,爲本經的正宗分,闡明本經之重要宗義;以地神護法、見聞利益、囑累人天叁品,爲本經的流通分,是佛囑地藏、觀音等聖者,負起傳承與推動本經的法化。在正宗分中的經文,共有四大段落,以初分身集會一品,爲能化之主;二業緣、業感、獄名(業報)叁品,爲所化之機;叁如來贊歎、利益存亡、閻羅贊歎叁品,爲度脫之緣;四稱佛名號、校量布施兩品,爲成佛之因。提此總綱,亦可見出全經的脈絡。今亦據此以說本經的宗要教義與理趣。
化主,就是教化衆生的主要人物。在娑婆世界全部佛法來講,我們的教化主,當然要推本師釋迦牟尼佛,因爲這叁藏十二部許多的經典,都是我佛本師說出來的;但現在就經說經,則本經的化主,就是佛也要推重地藏菩薩了。試觀忉利法會中的百萬人天,若過去、現在、未來,若已度、當度、未度,若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都是地藏菩薩的化度之機。故分身集會品說:“以如來神力故,各以方面,與諸得解脫從業道出者,亦各有百千萬億那由他數,共持香華來供養佛。彼諸同來等輩,皆因地藏菩薩教化,永不退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諸衆等,久遠劫來,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暫無休息,以地藏菩薩廣大慈悲深誓願故,各獲果證。既至忉利,心懷踴躍,瞻仰如來,目不暫舍。”可見現在的化主,是地藏菩薩。
第一節 菩薩分身十方
凡有資格稱菩薩的,必定都發菩提心,自己廣學佛法,同時又能犧牲自我,救濟衆生;不然,就當不起菩薩這個美稱。因此,凡是修學佛法的行者,不論初發心修行的,或已發心修得很久的,只要他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自利利他的事業,都稱得菩薩;不過老修行的菩薩,多是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而至于十地的階位,智慧神力,不可思議,分身百界,教化衆生,如文殊、普賢、觀音、彌勒,個個都能分身百界,教化衆生,這是初心菩薩所不能及的。
地藏菩薩,當然是一個久修梵行,具足智德的老菩薩。論他的地位,佛在忉利天宮品中曾與文殊說過:“譬如叁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叢林,稻麻竹葦,山石微塵,一物一數,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內,一塵一劫。一劫之內所積塵數,盡充爲劫。地藏菩薩證十地果位以來,千倍多于上喻,何況地藏菩薩在聲聞辟支佛地?”論他所度的衆生,數目之多,在忉利大會中,雖以文殊菩薩的大智,亦說:“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測度,不能得知!”世尊亦說:“吾以佛眼觀故,猶不盡數;此皆是地藏菩薩久遠劫來已度、當度、未度,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地藏菩薩所度的衆生,如是之多,所以他要化身千百億,分身十方世界,廣作佛事。但因他發願永入地獄度脫罪苦衆生,所以他的分身,亦多在十方地獄中。至佛說此經,時機到來,故從“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只世界所有地獄處分身地藏菩薩,俱來集在忉利天宮”。因菩薩爲法王子,傳佛心印,是以佛的意志爲意志,佛的言行爲言行,無時不在佛的那伽大定攝受中。菩薩心,即同佛心,兩下時在共鳴,常起著感應道融的交響曲。故菩薩雖分身十方,而無時不在佛的身旁,正如心地觀經所說:“以身常處于地獄,非不親近大慈尊;以身常處于輪回,非不親聞微妙法;以是因緣諸佛子,系心常念天人師。”而佛憶菩薩,亦猶母之憶子,骨肉情深,天性相關,所以有時佛對菩薩們的說話(教授教誡),都含著多量慈柔底情緒,語極悲切動人;這在地藏經中,尤其是有很多地方可以見得到的。
第二節 我佛摩頂付托
在分身集會品中,佛以極悲切底神情,手摩諸分身地藏菩薩之頂而說道:“吾于五濁惡世,教化如是剛強衆生,令心調伏,舍邪歸正。十有一二,尚惡習在,吾亦分身千百億,廣設方便;或有利根,聞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勸成就;或有暗鈍,久化方歸;或有業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輩衆生,各各差別,分身度脫。”從這裏面,見得佛底慈懷,爲誘化衆生,是無微不至,尤能忍勞耐煩,毫無厭倦。從佛法得益的衆生,本有兩類,即隨法行和隨信行。隨法行,聞、思、修叁慧頓成,是利根之機;隨信行,叁慧漸進,是鈍根之機。這裏列出利根、善果、暗鈍、業重的四種根機,其最難教化的,自然要算“業重不生敬信”的一類了。如佛世的提婆達多之不受教,便是這一類的。大論廿六雲:“如死人種種莊嚴,輾轉爛壞,終不可令活!提婆達亦如是;佛日種種教化,惡心轉劇,惡不善法,日日轉增,乃至作叁逆罪。”從前佛在舍衛城住廿五年。舍衛城人共有九億人家:叁億人家,眼見佛;叁億人家,耳聞佛;叁億人家,不見不聞。真是佛門廣大,難度無緣之人!所以佛在忉利說此經,距離他的涅槃只有叁個月了,其暗鈍業重,無緣難度的衆生,也只有帶著淒切的口吻,付托給地藏菩薩:“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強罪苦衆生,其有未調伏者,隨業報應,若墮惡趣受大苦時,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殷勤付囑,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衆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無疑的,這些未調伏未度盡的衆生,都是地藏大士的機緣,統歸地藏大士去攝化度脫了。
第叁節 地藏一肩承當
前面說過,菩薩心即同佛心,故此地藏菩薩聽了佛這一番悲天憫人的囑付,更認清了自己的責任重大,便不怕艱钜,挑起擔子。他先感謝佛說:“我從久遠劫來,蒙佛接引,使獲不可思議神力,具大智慧。”再負責地說:“我所分身,遍滿百千萬億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令歸敬叁寶,永離生死,至涅槃樂;但于佛法中所爲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或毫發許,我漸度脫,使獲大利。”然後再安慰佛說:“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衆生爲慮!”如是叁白佛言:“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衆生爲慮!”菩薩心事底悲切,擔子的沈重,在這些話裏,我們可以體味得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