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在古印度的當時是「究竟成佛」而不是只有「了脫生死」而已
初學的人皈依佛後,首先要認識釋迦牟尼佛的生平──釋迦牟尼佛傳,但是現代的「釋迦傳記」有多種版本。有不具備宗教情操的學者寫的「釋迦傳記」。有否定大乘佛經而依南傳經論編寫的「釋迦傳記」,又有其他版本的「釋迦傳記」。如果初學之人在看「釋迦傳記」時,選讀到「學者」或者「南傳行者」寫的「釋迦傳」,就會對「釋迦牟尼佛出世在古印度的身分」産生誤導。因爲釋迦牟尼佛出現在古印度的當時是「成佛」而不是僅僅像我們一樣以實質的凡夫身分,才出世在古印度的當世,才開始出家、修行、走向了脫生死之路。這在許多「大衆傳播媒體上」,如「電視臺上」,已經産生很多「誤導」。而釋迦牟尼佛出世在古印度到底是成佛還是只是以凡夫身分修行,當世之中才了脫生死呢
這已經牽涉到「佛教經典結集的問題」等對「大乘佛法」與「小乘佛經」到底是不是佛說的「辨正問題」,(在此不談,詳見筆者所著「略談大乘佛法是不是佛說」一書,本網有刊登)。
因爲現在不少「出家二衆」及許多「在家居士」對釋迦牟尼佛在古印度的當時身分到底是「成佛」還是只是如凡夫身分般地修行、當生才了脫生死的大問題,已經受到「學術研究」的影響,沒有「共識」,不像以前皆依「大乘經典」所說「釋迦牟尼佛」在古印度是「示現成佛」。這些對「佛的身分」的「認定」與「看法改變」,已經從各種佛書及「傳播媒體中」産生很多的誤傳,影響初學者對釋迦牟尼佛「德行」的認識形成非常嚴重的誤導。
因爲釋迦牟尼佛到底在古印度的當時是「成佛」還是「只有在當世之中才了脫生死」,已經牽涉「成佛之道」──大乘經典中所說「菩薩修行內涵」是否可以成立的大問題,初學者不可等閑視之!如果只將「釋迦牟尼佛」當做是一個「凡夫俗子」在古印度的當時才出家、修行、了脫生死,當你再接觸有關「輿論媒體」及「佛教電視弘法」傳播「佛陀」的修行內涵及「原始佛教」所辯稱的「曆史上人間的佛陀」對「釋迦牟尼佛」的身分「定位」爲「凡夫俗子」後,那麼你離「佛陀」真正的「德行」──「成佛之道」的修證內涵──菩薩修行次第的內容──六度波羅蜜的「真實義」就萬分遙遠了。因爲最初學佛時「佛道」的「正知正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最初學佛時對于佛道的正知正見很正確,就可以少走很多冤旺路。所以初學者應該重視「初入佛門時」對「佛陀」身分認定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