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成佛大願的重心
二十願後分成叁大重點來做說明
從第二十願以後的諸願,將分爲叁大類來說明:一是淨土內的天人、菩薩如何進入成佛法門學習次第的修行大願。此即「大乘淨土成佛之道中篇—菩薩修行次第」所要表達的內容。
其二是以菩薩行者如何在修持的行進次第上,轉妄識成淨識,開發自心淨土的修證曆程,與如何依大悲行願堅定其深入十方世界廣度衆生的情形,以及如何獲得變化身不動身心,出入自在的往返十方淨、穢世界,轉衆生染汙之業成淨業世界,開發緣起淨土的修證過程爲重點;其叁是以十方淨土圓滿顯現大願爲重點。此即「大乘淨土成佛之道下篇—菩薩如何莊嚴淨土」所要說明的內容。
由這叁大類由淺入深修證次第的開發與完成,而達到了大乘淨土成佛之道的結果圓滿展現。
彌陀的行與願,正是由這叁大類的修證程序而延展開來。由此叁大類修證次第的完成,而使彌陀的因行、大願達到圓滿成就的境地。因彌陀因行、大願的圓滿成就,而使彌陀曆劫轉緣、結緣利生的淨土世界應緣實現。
「中篇」將依次以第十七──諸佛稱名願、十八──十念往生願、十九──上品往生願、二十──中品往生願、叁十七──人天禮忏願、四十叁──布施入門願、二十四──布施圓滿願、四十一──持戒具足願、四十八──忍辱圓滿願、叁十六──梵行精進願、叁十九──禅定堅固願、四十六──般若入門願、二十一──叁十二相願、四十四──六度圓滿願等十四個大願,做爲菩薩修行次第的開端與主要內容。
其中(叁十七)、(四十一)、(叁十六)、(叁十五)、(四十叁)、(四十四)等六個願,便是在說明衆生如何由彌陀萬德洪名的功德力量感召下,而進一步啓開禮忏、發願、修行、學菩提道……,展開菩薩修行次第的過程。同時也是在暗示彌陀如何從一個凡夫身份,踏上諸佛因地開發自心淨土與實現緣起淨土的根本入道之源。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以下諸願,正是在開示學佛者如何踏入佛道之門,修持無上菩提之法,必經的重要過程。現代的佛弟子,尤其不可忽視修學「禮忏法門」正確內容的重要性。成凡成聖,就在這初發心修學方向的是否確切,而分出邪與正的優劣。
筆者將依前述所說叁大類修證佛道的內容,在「中篇」及「下篇」來闡述以下二十八個大願。每一個大願都是依凡夫到成佛的修行過程,深入淺出的予以說明。願與讀者共勉,力行這二十八個成佛大願,將彌陀利生的修行本願,盡心誠意的依經典所述,來利益衆生,弘揚彌陀度生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