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菩薩連地獄都去救渡,末法的人道衆生更易救渡,這些大菩薩爲何不來人間引渡?

  釋大寂法師回答(大寂比丘尼)

  3.末法衆生業障深重與清淨業具足的大菩薩不相應,故不再出現人世度衆生

  甲、地藏菩薩連地獄都去救渡,末法中的人道衆生更易救渡,這些大菩薩爲何不來人間引渡?

  問:若是真如書中所說(往生淨土修行之路中冊之一所說),因末法衆生業障深重與清淨業具足的大菩薩不相應,故不再出現人世度衆生,那這樣的菩薩行者豈不是缺乏「大慈悲、大智慧、大方便、大神通力」?豈不是「住于相、住于分別」而度衆生?豈不是與地藏菩薩的大悲願相違背?既然地藏菩薩連地獄中都要去救渡、接引?那麼末法中的人道衆生更易救渡,這些大菩薩不來引渡?這算什麼「大悲願心」呢?請師父開示。

  乙、五濁惡世中的衆生業障深重不能單依大菩薩的悲願力現前而行救渡

  答:乍聽之下,好象有點道理。然而必須明白,既然「大菩薩」沒有入胎、出現在「末法之中」救渡衆生,就代表「五濁惡世」中的衆生「業障深重」不能單依「大菩薩的悲願力現前」而行救渡。當知釋迦牟尼佛亦僅出現在「五濁惡世」之初,當時尚有「引渡因緣」。更應深思釋迦牟尼佛爲何不晚二、叁千年再出現在印度成佛?

  若是再晚二、叁千年釋迦牟尼佛就沒出世成佛的因緣了。因爲「任何一尊大菩薩出世成佛」亦需「衆善因緣和合」才能成就,當知「佛出世度化衆生」或者「大菩薩住世救渡衆生」,這是何等大事!兩者皆必須在<衆善因緣和合下才能成就>。更應思考,爲何釋迦牟尼佛出世時有諸多大菩薩均出現在「佛講經法會上助佛弘化」?

  這就是「衆善因緣和合」才有的盛況。縱然諸多大菩薩出現在「佛講經法會上」,但是卻沒有「入胎」、出世在這個「娑婆世界」做「各別顯化衆生」的事迹,皆是以「變化身」出現在講經法會上或以應化身「應機做各別的別業引渡」。

  二千多年前「佛涅槃了」,「衆善因緣已不具足」,亦即諸佛菩薩爲此世界廣做「夢中佛事」的因緣已經消失「自然大菩薩亦與釋迦牟尼佛一樣不再出現『娑婆世界。』」,「轉化他方衆善因緣具足」的「有佛出世的世界助佛弘化」。或以「別業因緣做各別隱化之事,令衆生各別知見。」

  如極樂世界中的阿彌陀佛未來涅槃後,淨土衆生已經見不到住世的「佛色身相」,欲再見佛,必須修「念佛叁昧」才能見到「法身佛」。(見「觀世音菩薩授記經」所說)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娑婆世界中的衆生,已經見不到「佛住世的色身相」,當衆生有難時,若欲祈求「佛菩薩救度」,亦必須依「普門品」等所說「念佛」至「一心專注」與佛菩薩一分悲願力相應的程度,才能「蒙佛菩薩

  以應化身」救渡。

  丙、佛菩薩在「無因無緣」下如何能單應「大悲願力」到地獄去救渡「已經大定業已成」正在遭受地獄重刑的大惡衆生呢?

  更須深思,諸大菩薩在佛住世時,大都沒有入胎、出現在「此苦難的人間」行實際的事行顯化衆生?何況會入胎、出世在末法的「五濁惡世」中顯化衆生,更何況會以應化身出現在「地獄」顯化罪惡深重的衆生嗎?

  現在衆生若欲祈求「佛力加被」、「或如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等大菩薩「救苦救難」、若是祈求者「禮忏、誦經、念佛」沒有到達某一種「一心專注」的程度,尚且很難與「佛菩薩的一分悲願力相應」,蒙受佛菩薩救渡,何況在衆生罪業深重不知忏悔、不知清淨心地的「無因無緣下」,佛菩薩焉能單憑「大悲願力」到地獄去救度「已經定業已成」正在遭受地獄罪罰的大惡衆生?

  當知「佛出世在人間」,「佛法住世在人間」,是以「引渡善根深厚、有智慧學習能力的人道衆生爲主」。佛菩薩如何會在「有因有緣下」不出世在「人道」度衆生,而棄人道衆生于不顧,到地獄去度那些正在哀嚎慘叫、痛苦至極、沒有智慧學習能力、癡暗無明具足、「苦應當受」的大惡衆生呢?

  當知現世衆生的「濁惡共業」所感已經「無因無緣」令佛菩薩入胎出現在「人間顯化」,何況會以應化身到地獄去出現在地獄中,令所有地獄衆生皆看到大菩薩正在度化那些「無因無緣」、「大定業已成」、「苦應當受」、不可赦化的「罪惡衆生」呢?

  故應深思:諸大乘經典「如大寶積經中」爲何有記載佛菩薩在說法會上放光照射地獄衆生,或大菩薩如地藏菩薩到地獄去救度衆生,令地獄衆生蒙佛光照耀,暫時息苦,甚至因蒙佛光照耀,當下超脫地獄苦,投生人道或天界的經文要表達的「原意」是什麼?

  當知諸佛菩薩出世教化人道衆生尚要在「有因有緣下」才能令其「宿世善根顯發」,而且要自力用功修行或者在信、願、行具足下「念佛至一心專注中」,才能蒙受佛力(他力)完全攝持,超生人道、或天界或淨土。何況是地獄衆生焉能在自己不知忏悔、念佛、修行下「單憑『佛光照射』而超脫『地獄罪報』,往生人道或天界?這是不合「自作自受、因緣果報」的道理。

  故知佛光普照地獄,或者大菩薩到地獄去救渡「地獄衆生」,亦是「有因有緣」,而且是要有「特殊因緣」,在「衆善因緣和合下,才能引渡那些『罪業將盡』又『宿有善根』及『將要從地獄出承接宿福業軌,將見外界光明』的地獄衆生,方能蒙受『佛光照身』」。而大菩薩並不能在地獄爲他們說法教化,甚至許多大罪衆生並不能看到「大菩薩的身相」,因其「正處于癡暗、狂亂、極其苦痛的無明狀態」下,沒有「見聖」、「聞法根性」。而當佛光照身時,忏悔之心油然而生,方能因「心光發露」、「宿福顯發」而仰仗「佛光加被」,投生善道或者轉生天界。而地藏經中卻有婆羅門女仰仗念佛功德救拔無間地獄衆生之事,這更是「特例中的特例」,詳見「往生淨土修行之路上冊」「佛不能救拔未種善根之人脫離地獄苦」之單元。

  丁、佛菩薩不會在「無因無緣」下隨便去牽動「人道衆生」的各別業障

  故知無論「大菩薩」出世在「人間」或者以「大悲願力」影現在「地獄」救度衆生,皆是在「有因有緣」下才能承辦的。因爲「五濁惡世」中的「人道衆生」其在無盡「叁世中」所承接的「業力、業障、業緣(無量六親眷屬緣、無量外道眷屬緣……)、業網、業軌、業果、業報」是極其複雜、難解、難了,不可思議的,佛菩薩不會在「無因無緣下」,尤其在沒有「特殊因緣下」隨隨便便去牽動「六道衆生的各別業障、業緣、業網、業軌……」,以及衆生在「自作自受下」,應該承受的「現世業報」或「未來業報」。

  如已成就俱解脫阿羅漢、神通具足的目連尊者,在涅槃前尚被外道以亂石砸死,他爲何不避?因「宿障現前」,他尚預知「宿障將要現前」,爲何不避?因爲今生果報已經現前,「定業已成」,一定要報,縱然證了阿羅漢果,也躲不掉!事實上他是可以用大神通力逃避將要現前的「業報」,今生先躲,挪後再報,但是「今世逃避」,來世因緣再度聚合時還是要報,否則他在未來的「菩薩道上」就不能再進步,不能轉變宿昔的業障成爲未來「佛道上的清淨業緣」,他就不能究竟成佛,故目連尊者不逃避當時將要現前的「意外災難」,是有其「深遠慧見」的。

  戊、佛菩薩只能在「有緣衆生」知道的皈依、忏悔、學法、誦經、念佛下牽動衆生別業的業障,在佛力攝持下,創造共業中的別業,超生到淨土去

  何況末法的今天,投生在娑婆世界的衆生,十之八九皆是「宿障深重、情愛深重、難以自拔、不由自主、隨業受生」,才會承接這個與「五濁惡世」相應的「共業」所成的「業力、業緣、業網、業果、業報」,自然因「宿障所感及今生與冤親債主聚會」,甚至因「今生自己犯下五戒,造下殺業(如殺畜生、墮胎……等)」而招感「宿世冤親債主(鬼魂、非人)在旁跟蹤或擾亂」而不自知,尤其「現世之中」人類殺業太重(無論在何種情況下産生的殺業),「因殺業太重」未來必然有諸多「天災」會現前,這是人類「現世殺業太重」自作自受的結果,焉能怪佛菩薩不以大悲願救渡其現在(如南亞海嘯)及未來的殺業果報?解鈴尚需系鈴人,在人類不能停止殺業及在許多人道衆生因宿障現前,「定業已成」,必須遭受「意外死亡」或「病死」的情況、不知現在適時逢遇善知識教令忏悔、誦經、念佛、祈福下,焉能怪佛菩薩不以大悲願力救渡他們的災難?

  佛菩薩確實時時刻刻觀察十方世界中的衆生有沒有「現身引渡」的因緣?但是在衆生不知皈依叁寶,不知守持五戒、禮忏、誦經、念佛下如何能與佛菩薩的「大悲願力」相應呢?故不能怪大菩薩不出世在現世中救渡衆生,而是「無因無緣」,沒有在「衆善因緣和合下」,大菩薩是不會隨隨便便牽動「五濁惡世」中任何一位衆生共業的業網、業軌的,亦不會在「衆善因緣不和合下」,即衆生不知皈依叁寶、不知禮忏、不知聞法、學法、誦經、念佛下隨隨便便牽動、改變任何一位衆生「別業」的業障、業緣、業果、業報的。

  試問:佛菩薩尚不會「任意」牽動、轉變「人道衆生」的別業或共業、業力、業緣、業網,何況是任意牽動、扭轉「叁惡道」中「大定業已成」罪業深重衆生的別業、共業、業力、業障、業網呢?佛菩薩只能在「有緣衆生」知道皈依、忏悔、學法、誦經、念佛下,牽動衆生「別業」的業障,在佛力攝持下創造共業中的別業,超升到天上或「淨土世界去」,而形成另一層次的「業緣、業網、業軌、業果、業報」。

  佛菩薩不隨便、不輕易牽動、振動、波動、擾動、妄動,改變「任何一道衆生」的「共業」或「別業」所成的業場、業障、業果、業網,這正是佛菩薩「大智慧、大慈悲」的表現,與現世之中的鬼神及異道,因衆生有所求,就用各種方式牽動、妄動、改變有求衆生的「業障、業緣」的方式迥然不同。因「牽動」、「改變」衆生的「業障」,又牽涉到當世及未來世中佛菩薩與衆生之間在未來「菩薩道上」,不可預知的「業緣、業果、業網、業軌」等無量轉變及接續等不可思議的大問題。(在此不談,將在後續出書中「菩薩如何莊嚴淨土」一書內廣述)

  故佛菩薩不會「任意」在「衆善因緣不聚合下」隨便牽動、擾動、轉變任何一個世界中任何一位衆生的「共業」所成「或別業所現」的「業場」、「業障」、「業報」等問題。

  己、因自然不相應而不出世度衆,非大菩薩刻意不出世度衆

  就因大菩薩觀察出現世之中大部分的衆生宿世及今世再造的殺業、淫愛之業、貪瞋之業力所成的「共業業障」或「別業業障」已經「深不可拔」,牢不可破,在「衆善因緣不和合下」,自然與「濁惡世界」的衆生「共業不相應」,因自然「不相應」而不出世度衆,非「大菩薩刻意不出世度衆」,但是會隨大悲本願所感而令有緣衆生「稱念佛菩薩的聖號」,在念佛衆生「心念清淨至與佛力相應時」,便會依其「本願力」在衆生臨終時接引其往生淨土,常隨佛學。

  庚、用祈求鬼神之心與佛菩薩交易,任何一尊佛菩薩絕對不會在「衆善因緣不和合下」,隨便牽動你的業障,與你進行交易的!

  淨宗祖師大德警惕我們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這就是說明今生投生在娑婆世界的衆生,大都是「宿障深重、情愛堅固」,才會承接到與「五濁惡世」相應的業軌、業網、業力、業緣、業果、業報,除了靠「他力法門」接引,創造共業中的別業,超生到「淨土世界」去修行,別無他法。

  更須明白,是自己「宿障、情愛」深重才會投生在「忍苦世間」,是自己宿世所造業障及今世再造「五欲業力」而與此「情愛世界」相吸相應、自作自受的結果。了解了「現世呈現的人事、環境所牽扯的範圍太過糾纏、複雜、難解、難了,卻是自己宿世及今世所造善惡業力,自作自受的結果」,便應該「面對現實」,安受苦忍,苦應當受,在「學佛因緣不具足下」,不可再創造「惡增上緣」,違逆「自作自受所呈現的現實因果」。

  更須明白,于「現在因緣不具足」不能就此踏上禮忏、誦經、念佛的往生淨土的修行之路,便應當「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雖然不能改變現有的人事、環境,卻可以仰仗「學佛、學法、誦經、念佛」的力量,清淨自己的心地,打開自己郁抑的心結。一個人能夠在現實環境中,因誦經、念佛、禮忏而逐步打開自己「積郁、積怨的心結」,而減低現實人事、環境對你的沖擊與擾動,就已經是「重報輕受」的一種顯相。

  若是在了解「現實因果」的根源後,猶怨天尤人,不知一點一滴的積集禮忏、誦經、念佛的往生資糧,甚至責怪佛菩薩在你「散心念佛祈求時」,佛菩薩不對你「尋聲救苦」,那你絕對是將「佛菩薩當做鬼神般地偶像崇拜」,用「祈求鬼神之心與佛菩薩交易」,任何一尊佛菩薩絕對不會在「衆善因緣不具足下」,隨便牽動你的「業障」與你進行交易的!

  辛、住于相、住于分別的菩薩行者更沒有資格留在這個世界行菩薩道

  再則若是如上所說,有菩薩「住于相、住于分別」,更沒有資格留在這個世界行菩薩道,救度衆生。因爲「住于相、住于分別」的菩薩行者,在行利生之事時,面對「任何塵事景象時,一定會住于相、染著所面對的善惡境界,來世絕對與這個世界投生的衆生又纏結上難舍難分的『情緣果報』,不但衆生沒有度成,自己也會纏縛下去」。故「單有大悲願心」,而沒有不退轉菩薩的「大慈大悲、大智慧、大方便、大神通力」,是不能發願未來留在這個世界行菩薩道的。這個道理,在「上冊」已有詳述。故本書說末法衆生業障深重與清淨業具足的大菩薩不相應,故不再出現人世度衆生,是有其「深遠意涵的」。

  

  

《地藏菩薩連地獄都去救渡,末法的人道衆生更易救渡,這些大菩薩爲何不來人間引渡?》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