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講座89:修止觀破我執
講題:佛學講座一89 主講:普獻法師
地點:士林公民會館 日期:98 年7 月25 日
大致說來,我們衆生養成的習慣是——因爲我們有散亂心,我們都是追求種種執著,有些貪財、有些貪色、有些貪名,財、色、名、食、睡的執著,這是非常粗糙的執著。如果是轉而微細的執著,那就是屬于「定」,對禅定過程當中所發生的很著迷,讓你難以自拔。
你發現到沈迷在叁昧酒的時候,趕緊的要進一步去觀察:我的生命主體是誰?能感受喜悅的又是誰?誰在感受這個喜悅?誰是生命的主體?在反觀身心當中,我們會發現生命實在是非常非脆弱,只是這麼一呼一吸、一呼一吸的這個感覺,就讓我們産一個錯覺:「喔!這就是我的生命,我的靈魂,我的真心,我的本性,我的佛性。」
一般人從執著外在的財色名食睡,然後進一步的就是往內在去追求這個神秘的神我,那有些就走錯路了。這個神我在你執著當中,他産生特殊的功能:看到別人家庭的秘密,看到你的親戚朋友發生什麼特殊的情形,一般就叫做「靈魂出竅」。靈魂出竅了,還執著一個靈魂,還執著一個出竅,這個還是一種執著。
所以,我們衆生的毛病就是執著。大的執著是執著有一個「我」,在四大、五蘊和合當中,總想建立一個我「我」來安身立命。所以在所有的宗教當中,佛法一再強調無我,道理就是要破除我們的執著。
我常常打一個比方,一般人年紀大了都需要一個拐杖;如果拐杖也不行了,兩只腳都有問題了,那就坐輪椅。當我們有拐杖的時候,很不錯啊,可以走路;如果有電動輪椅也很不錯啊,可以四處去;可是,最好的還是自己的腳,把拐杖甩掉,輪椅丟掉,兩只腳能跑能跳的,不必依賴拐杖,不必依賴輪椅。
生命也是要這樣子的,甩掉一切的偶像祟拜執著。所以在禅宗裏面有一句話:「佛來佛斬,魔來魔斬」。甚至在禅宗裏面有個公案:
釋伽牟尼佛當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那麼一個禅宗祖師就說:「當時我如果看到釋伽牟尼佛講這句話的時候,我就一棒子把他打死,打死以後去喂狗吃。」
人家說:「喔!修禅宗的人這麼厲害!連佛都要把他殺死,然後送給狗吃。」
他不曉得這個是祖師們的這種「殺佛自在」,他不是殺人,他是殺那個我執。因爲我們有我執以後,總想抓到一個什麼來依賴才痛快,那麼這就是我們煩惱的根源、生死的根本,所以想一棒子把它(我執)打殺,這是開悟者的境界。
我們衆生幾千萬年來、幾億萬世以來,我們牢牢難以突破的,就是這個我執我見。我執我見就是我們的煩惱的根源、生死的根源、輪回的根源。一個轉凡成聖的聖者就是突破了這個我執我見。
所以我們講修止觀,就是讓我們的心不是散亂也不是睡著了,這個時候心就變成強而有力,對內在自我的一種突破。如果我們的心很散亂又很昏沈的話,根本就不可能去向內觀察身心的無常無我。
☆
有一個中央研究院研究量子的科學家,他透過量子力學來看宇宙的一切,其實都是一種錯覺。我們所看到的這些青紅赤白、大小方圓、種種這一切形相,在量子力學的人來看,這些都是一些電子、質子、核子、粒子在繞動而已。
我說:「你從你的意識上可以了解到有形的世界只是電子、質子在繞動而已,但是你能了解我們身心當中這個「我」也是如此?」科技上是用種種的儀器來了解有形無形的一切切都是一種幻覺錯覺,可是科學家還是煩煩惱惱的,爲什麼?我執我見不是能用科技來理解的,這個探索不一樣。
現在有些先進的科學家就研究,在一定的頻率當中,左耳跟右耳是相同的頻率。那麼近來有科學家研究,當左耳跟右耳不同頻率,讓你同時聽不同的東西,結果會産生一種錯覺:看到前生的情況、看到前生今生來世一些奇奇怪怪的現象。透過音聲頻率的不同,也産生了類似一種神通的現象。現在歐美有這個組織,就是用科技來證明前生、今生、來生的這些情形。
但是佛法不是這樣子的,不是借著外在的儀器,佛法是透過止觀,破除了我執我見以後, 生命的束縛沒有了,他的內心不是昏沈、不是散亂,我們很勉強的叫做「寂靜」。在禅宗裏面就有這句話:「寂靜光通達」。心靜下來了,産生特殊的功能,尤其是在止觀的運作當中,把這個我執我見突破了,好象一面鏡子上面的油、灰塵擦幹淨了。所以有這句譬喻:「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我簡單的形容,就是掙脫了生命的束縛、生命無明的束縛。因爲無明而産生貪愛瞋恨;貪、瞋、癡,叫叁毒。那打破了我執我見,無明消除了,貪愛、瞋恨不産生了,所以就能夠任運隨緣,利生無住,在無限的生死當中能夠去利益衆生。所以,在一個聖者來看,生死是機會,輪回是美事,因爲唯有在生死當中才能利益衆生,唯有在輪迥當中才能立定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