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中論》第一次課程 第一講之:本論大意與受衆群

  《入中論》第一次課程第一講之:本論大意與受衆群

  主講人: 上明下賢法師

  主辦:北大禅學社

  時間:2009年3月21日下午

  地點:北京大學二教408室

  

   本論大義

   月稱論師對于顯現和空性的世俗谛、勝義谛這二谛的道理他是用深和廣兩種文字來進行論述的。所謂深就是剛才所說的深見,廣是廣行。廣行的部分,月稱論師講了十四法。所謂十四法就是凡夫的叁法、登地菩薩的十種法、還有無學果位的佛的一種法,總共十四種法。這十四種法用廣行的方式來表達深見。

   本論的受衆群

   這樣一部論,月稱論師他到底是爲了一些什麼人來寫的呢?這個在《入中論》的頌詞裏面。我們翻到第六地十一頁,我們從右邊往左邊數,數到第四十八的數字底下,“若異生位聞空性、內心數數發歡喜。由喜引生淚流注、周身毛孔自豎動、彼身已有佛慧種,是可宣說真性器,當爲彼說勝義谛,其勝義相如下說。”這是什麼意思呢?“若異生位”,“異生”就是衆生,就是我們普通的沒有果位的這樣一些衆生,就是我們凡人。如果是我們有一位凡人聽說了月稱論師的空性這個名詞、空性這一個道理;“內心數數發歡喜”,內心裏面一次又一次地産生歡喜心;“由喜引生淚流注”,由這種歡喜,歡喜到什麼程度呢?引發熱淚奔流;“周身毛孔自豎動”,周身的毛孔都豎起來了,都爲之震動;“彼身已有佛慧種”,說明你這個人身心當中已經有佛的智慧種性;“是可宣說真性器”,是可以宣說真實的佛性的法器;“當爲彼說勝義谛”,我就應當爲你這樣的衆生來說勝義谛的道理;“其勝義相如下說”,勝義的法相如下宣說。月稱論師就是爲這樣的衆生來造這樣一部論。我們對比一下,自己是不是條件有點不夠?月稱論師在後面的自釋裏面又說:如果論條件,到了末法時期,我們幾乎人人都會覺得不夠,爲什麼呢?當我們善根萌發的時候,我們真的會“由喜引生淚流注”,但是我們多數時候都是被五濁遮障,所以即使有善根也發現不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是對于如下句義有接受能力的人都應該學習。所以往下面我們就來開始學習《入中論》的真實長行頌文。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