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論》第四次課程總第八講之:中國曆史無奴隸時期
主講人: 上明下賢法師
主辦:北大禅學社
時間:2009年4月12日晚
地點:北京大學二教407室
中國曆史無奴隸時期
民主時期也發展了幾十萬年。其後,人民選民主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在中國的曆史上出問題,是到了堯、舜、禹之後——本來是人民選民主,後來發展成了民主子孫相傳,一開始是禅讓製,到後來就成爲子孫相傳。把子孫定位國主,庶民就沒有國主的份,把民主變成了君主製度,此時稱爲君主時期。在君主時期有其它的國家來進行爭奪,那麼奪國滅主,人民就沒有依靠,就成爲奴隸了。但是成爲奴隸的這種事情畢竟是少數,民主居多,所以我們世界發展史上沒有一個特定的奴隸時期。
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的瞋心和慢心逐漸增多,福德和智慧逐漸減少,食糧也從最早的地皮、林蔓汁、自然梗稻米,發展成現在的大米、小麥。食變了,從根本上說是心變了。而且因爲産生了段食的習慣,現在就以斷食而證性命(“證性命”就是讓生命延續)。世俗的社會就這樣逐漸形成了。君主的時期後來也出現了兩種:王道主義,霸道主義。王道主義就是把老百姓大當作子女一樣愛護,老百姓要求什麼,民主就替他安排什麼。霸道主義就是說我給你的安排服從也得服從,不服從也得服從。
當然,這些最終讓我們的世界逐步從傳統走向現代。
近代社會幾千年的發展史,我們不用講也會了解,曆史書上說得很多,但是現在曆史發展史上的這些詞彙,是從古代延續而來。
爲什麼要用這些原來的詞彙呢?就是爲了讓我們知道這個世界是怎麼生起來的,起源是如何的。我們這個五濁惡世,在成滅過程中的起源,是來自于光音天,光音天之前我們這個世界被毀滅了。之後民主時期、君主時期、一直到我們現在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