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論》第四次課程總第八講之:上月取石白忙了
主講人: 上明下賢法師
主辦:北大禅學社
時間:2009年4月12日晚
地點:北京大學二教407室
上月取石白忙了
如果有問說:“我現見的月亮上確實有這麼一塊石頭,你們是不是要否定我這塊石頭?”不是要否定你這塊石頭,爲什麼呢?因爲地獄還能見到濃血呢!你心裏有個月亮、有個石頭,你見到了這個石頭,這也不奇怪,是不是?所以你見到了這個石頭,非常有道理,但那是你現見的暫時道理,不是你心理與道有關的道理。“現見”不一定是“現實”。
所以我們可以承認在凡夫的世俗當中,凡夫有凡夫的真理。但這些真理都只是暫時處在凡夫的執著結構當中,這個結構中這個真理是成立的。但對于一個修行者,或者一個需要增上生和決定勝的人,他是不需要這種真理的。爲什麼呢?地獄的衆生見到水就可以得到濃血,那麼你這樣一個人見到了一塊月亮的石頭,只能說明什麼呢?阿羅漢見到的月亮的石頭說是地、火、水、風,菩薩見到的也許是一杯甘露,佛見到的是一個佛世界,那麼你見到的永遠都是一塊石頭。
因爲你和佛菩薩所見不同,所以證明你這塊石頭是無自體的,你跑那麼遠白忙了!即使到了月亮一次,但忙得對生命無益。
是不是這個道理?如果是這樣,那我們盡可以用月稱論師這種具備增上生和決定勝的方式,來確定我們的世界觀。
我們的世界觀形成以後,世界中的“我”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就順應著這個世界觀的安置來確定“我”的位置。在這樣一個世界當中,目前來說,“我”有兩個特性:
一、我的佛面。我們的第一個特性是跟佛一模一樣的。因爲釋迦牟尼佛已經清楚地說過:我們個人的自性中,佛是天天在放光的,佛也是早就已經圓滿成就的,沒有因爲我們暫時蒙蔽、不夠認識他,他就受影響。他沒有被影響過,我們人人都是一個圓滿的佛。而且這個圓滿的佛的存在、功德的存在、證悟的存在,就像金剛一樣,在宇宙中永遠不可磨滅,任何人不可以否定它。
二、我們還有凡夫面。凡夫面就是說我們現在中觀還學得不太好,我們即使知道了增上生、決定勝,但也沒有拿來受用,所以暫時來說我們還有一點蒙蔽自性的東西。這點蒙蔽自性的東西,就讓我們誤以爲我們是凡夫,但是本質上來說還是佛。就像一個小孩,他本質上只是一個兒子,有時候去演戲扮作一個大媽,但事實上他還是母親的一個兒子。一樣的,我們身心當中的佛果是永恒存在的,他沒有因爲我們現在做錯一件事挨批評了,就變成凡夫———沒有變過凡夫,都不是凡夫!
也可以說,我們這個教室中不是一百多位學員,而是一百多位佛。
那麼今天也給諸位佛上一課,講清楚你們就是佛,只是說你們暫時不夠自信,還沒有辦法承擔。這個承擔要先掌握一部分理論,然後再掌握一部分實踐的技巧,就讓我們自然地回到佛的證悟、回到佛的所知上來了。
回到這個上面去並不困難,我們以前是因爲基本的理論知識不夠、實踐的技巧也不可能得到——因爲這是相互呼應的——等到我們將來逐漸圓滿起來了,得到應用技巧和理論根據後,花時間應用,就可以獲得成果了。其實在這些應用中,我們並不需要很多時間。
我們現在沒有得到應用技巧之前的修行,都是來磨煩惱的——因爲實執不符合空性的原因,我們就使勁磨吧!你現在有勁就使勁修行,沒關系的。不過將來證悟的那一刹那,還是要用這些根本性的技巧,才可以獲得證悟的果實。這就是修行的基本道理。表面的修行、淺層次的功課,我們一定要天天做這些,它是用來對治煩惱和習氣的,任何一個功課都不會空過,都會解決我們的根本問題,都是朝著大方向去的。
當然,不管我們在這條路上走得多麼有勁,真正來捅破窗戶紙的一定就是一個手指頭,也不費勁。大家要具備信心,一定會有圓滿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