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中論》第五次課程 第九講之:怎樣的努力能算精進

  《入中論》第五次課程總第九講之:怎樣的努力能算精進

  主講人: 上明下賢法師

  主辦:北大禅學社

  時間:2009年4月19日晚

  地點:北京大學二教407室

   怎樣的努力能算精進

  

   怎樣的努力才算得上精進?精進是有技巧也有智慧的,並不是隨隨便便一使勁就能算得上修好的。我們咬牙切齒跺腳就真正能精進得有成就嗎?那不一定。只要是自己嘗試過修行用功的人,可能都會有著一定的經驗:精進並不是那麼容易。有些初發心的人用功比較精進,到了十年八載以後,修行用功開始變得平和起來了,不像以前那麼沖動或者意氣了,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大家經過摸索之後發現:精進不是一個簡單的智慧。所以月稱論師在後面就說:“精進性無罪。”就像能舍是布施的指標、無熱惱是持戒的指標一樣,無罪是精進的真實的指標。

   大乘佛法的抉擇智慧充分地體現在這一地。在什麼上面精進呢?實際就是前叁度和後面的兩度:前叁度布施、持戒和忍辱,後面的精慮和般若智慧,這都是需要精進的。需要精進的道理,前面和後面有多少,在這裏就有多少,所以所有五度加起來的道理,就是這裏的道理。爲什麼要精進?因爲需要布施、需要持戒、需要忍辱、需要靜慮、需要般若智慧,所以需要精進。所以六度有多少需要,精進就有多少需要;六度有多少正理,精進就有多少正理。

   修行精進的這一地菩薩被立名爲“焰慧地”,焰慧地就是說我們的智慧如熾盛的火焰,燃燒起來了。第叁地說“火光盡焚所知薪”,“火光”,所知的柴薪都已經開始燃燒了,已經燃燒掉很多了,那麼焰慧地這種熾盛的火光熱烈到什麼程度呢?月稱論師把它譬喻成爲中午的當頂烈日,就是這樣的熾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