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論》第五次課程總第十講之:大問題:同一事物的多重概念重疊使用
主講人: 上明下賢法師
主辦:北大禅學社
時間:2009年4月19日晚
地點:北京大學二教407室
大問題:同一事物的多重概念重疊使用
我們存在的問題就是多重概念的重疊使用。
任何一個事物都是這樣客觀單純的,但我們卻是慣于多重概念的重疊使用。而這些概念都沒有歸根到底找到一個確定的存在,一個都沒有。當已經把各種元素都分析出來的時候,發現手的概念仍然還在這裏,手的概念爲什麼去不掉?
去不掉的原因就是我們要修行對治的對象,就找出來。當分析到下面一層概念的時候,發現手的概念還存在。手的概念是一個不好的習氣,爲什麼把它稱爲習氣呢?它就是一個習氣,如果不是以前一直在執著它的習慣在這裏,這個手的概念應該是能夠刷新的,一刷新,手的概念就沒了。
爲什麼刷新不掉?
就是因爲這種習氣。怎樣才能刷新掉呢?就是通過四念處的修行,做循身觀的過程中,不斷地確定它的合法性的理解、合法性的定義。通過感受和觀察,這種合法性的理解逐步逐步地出現了,突然一下手的陳舊概念就沒有了,即使我看見它有個如幻的影子在這裏,但是它一點不真實。這時候,一方面可以說,這就是你的一個理解的進步,但從另外一方面來說,這真的就是一種覺受産生了,只有這種覺受的産生才能確定這種理解的正確性,你自己會給自己來進行確定。這個時候的證悟都是自己給自己確證的,如果沒有進入到這樣一個覺受的層面,你確定不了這個正確理解。如果到了覺受的這個層面,這個理解的正確性就被確定了:我覺得手就是一個概念,但我這個感覺,身心對于它的刷新的能力,也真的確定它就是一個概念,什麼也沒有。那個時候的手,仍然可以做事,仍然可以去幫忙,仍然可以做善事做壞事,都可以做,但是真的覺得手所在的空間空空如也,沒有任何的物質,要說形象它也是如幻的,我不會太確定它這個形象的真實性。在這個時候,我們才能夠開始來理解,月稱論師所講的這個空性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表面上是一個思考,我們看看,它跟修行到底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