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中論》第七次課程 第十叁講之: 緣起:空性正見切入世間正理

  《入中論》第七次課程總第十叁講之: 緣起:空性正見切入世間正理

  主講人: 上明下賢法師

  主辦:北大禅學社

  時間:2009年5月2日晚

  地點:北京大學二教407室

  緣起:空性正見切入世間正理

  生成因果關系就是說因和果之間彼此是生成的關系;邏輯因果關系就是因和果之間是邏輯的、必然的這種發展關系。邏輯的因果關系包含的範疇類別多一點,生成因果關系包含的範疇稍微少一點。

  龍樹菩薩直接用我們世間人能理解的正理來诠釋什麼是佛親證的緣起法,這是一個十分關鍵的智慧。如果不是上升到第六地,那麼我們用凡夫的語言還很難理解到佛的所有智慧,所以到了這個位置是一個比較核心的章節。在整個《入中論》當中,前面五地加上後面叁地菩薩和佛果,這些所有的內容都加起來只占全論叁分之一;而講我們世間正理的緣起切入占全論的叁分之二,整個《入中論》的自釋是六卷,講這個章節總共用了四卷。

  可想而知,龍樹菩薩是進行了一個非常偉大的實踐,他把菩薩內心所證悟的這些正理完完全全地用世間人所能理解的方式告訴了大家。這是佛教出現于世的一個創舉,他沒有說這只有上帝能證到的,我們就不要去揣測了,不是那麼說的。

  那麼龍樹菩薩用的是什麼方式呢?即使他在講生成因果和邏輯因果,他用的方式還是破。我們自己的理解不要指望龍樹菩薩給我們多少確認,學到此時有很多知見我們是要清理掉的,龍樹菩薩用清理邪知邪見的方式讓我們樹立起一個正確的緣起觀。緣起觀不是一件事物,是可以應用在任何事物的當中的。當緣起觀確立時,我們就可以通過緣起觀這種思維方式由思維修進入觀察修,進入實際的覺受或者是果位,這就是修行路徑。前面我們所學的從初地到五地都是在加油,都是在作准備,六地就要用邏輯思維的步驟來進入我們實際的證悟了,至少是這樣的。過去的論師都是這樣一代代地往下傳承,龍樹菩薩這部論典的總結目的亦是爲此。

  月稱論師他自己謙虛一些,“因爲我還沒達到像龍樹菩薩所說的菩薩的果位,那我用什麼方式講述這部分內容呢?我就用教證和理證的辦法”,“依于經教及正理”,“經教”是佛在經典中的言論、在經典當中的講述;“教”也指祖師們或者龍樹菩薩這些大菩薩們在他們論典當中的講述;“正理”是正規的理性、合理的推論。月稱論師是這樣的,我們也采取這個方式,依于經教及正理來向下推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