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論》第九次課程總第十八講之:修“觀”的善巧
主講人: 上明下賢法師
主辦:北大禅學社
時間:2009年5月24日晚
地點:北京大學二教407室
修“觀”的善巧
修觀的善巧:
第一,著力尋求解悟(定解)。
著力地來尋求解悟,也可說我們著力來尋求定解。定解往往以一代萬。若這個解悟的部分確立了,我們很多雜亂的學習聞思等等就都皈依了,就由複雜變爲簡單。解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成果。解悟可由聞思直接獲得,可由辯論獲得,也可由每天拿些時間來進修獲得。著力尋求解悟,這是進入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這個步驟若成熟了,真的是可以以一代萬。
第二,自思其價值,世尊爲求四句偈剜身燃千燈。
修觀有時還不夠專一,是因爲我們對修觀這件事,對般若正見的價值確定不夠明朗。這種情況下,就要自己思維中觀正見的價值,可積極閱讀釋迦牟尼佛以前求法的公案。比如佛過去爲求四句偈,剜身肉燃千燈供佛,等等。有時,我們的心需要像小孩一樣去馴服,它不是你明白這個道理後就聽這個道理的。這時,我們主動找些這樣的素材讓自己閱讀,善意的心就産生了。
第叁,舍身忍苦求法。
我們修觀,應該舍得讓身體吃些苦,忍苦求法。
第四,有如一覽衆山小,能破正理如執掌地圖。
對觀這件事,確定它這麼一個位置。如果我們的中觀正見確立了,那麼對自己整個宗教信仰,就像“一覽衆山小”一樣,——我上到泰山頂,其他山都在眼皮底下。都在底下時,自己就像一個活地圖,到每個地方都知道下步該怎麼走。因爲掌握了最終所要把握的中觀正見以後,其他每部分的修行,不管了義還是不了義,自己都知道,我這步在什麼位置,下步該怎麼辦。
所以,修行人也要掌握地圖,中觀正見就是大家最好、最詳細的修行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