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論》第十次課程總第十九講之:問難與救辯
主講人: 上明下賢法師
主辦:北大禅學社
時間:2009年5月30日晚
地點:北京大學理科1號樓1114室
問難與救辯
由他所作定謂果,雖他能生亦是因,
從“一相續”“能生”生,稻芽非從麥種等。
堅持他生觀點的論師補進一個條件:“我說的這個因果可不是隨便生的,而是要在同一相續的條件下。”
範圍一擴大就會有無窮的麻煩,所以他趕緊縮小範圍:“我的範圍只在同一相續中。”
把範圍馬上壓縮到豆種和豆苗的這種關系當中:“在同一相續中,這個裏面他體是可以生因果的。比如,稻子的芽不是從麥子的種産生的,爲什麼呢?因爲它們不是同一相續。不是同一相續中的因能産生他體的果,這個我們也不同意。所以,同一相續的,才是我剛才所說的他體生的因果。稻芽只會從稻種中産生,麥芽只會從麥種中産生。”所以把條件馬上約束到了同一個生滅的相續中。
當同一相續成爲了特定的條件,中觀論師又進行破救——他們挽救了一次,中觀論師繼續破下去:
如甄叔迦麥蓮等,不生稻芽,不具力,
非一相續非同類,稻種亦非,是他故。
中觀論師就說:“你們說,甄叔迦、蓮子,不是稻子的本原,這些沒有能力産生稻芽。它們之間沒有相似性,不在同一相續中。但是,你說的同一相續,在我看來,也不是同一相續。稻子的種子,也和稻芽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