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見性成佛 第一天▪P2

  ..續本文上一頁」,【華嚴經】雲「一真法界,佛性」,六祖的術語往往用其代表名詞爲「自家寶藏」。自家寶藏就是自己的佛性,當下一切具足未曾缺損、不增不減,你看見了嗎?你契會了嗎?

  他說:「汝自家寶藏一切具足,使用自在」每天使用卻不知不覺,並非佛性沒有作用。如本法師從剛才開始講「見性成佛」的法門到現在已近半小時,在這半小時裏我使用自在,我的臉微微的笑、快活的講,很歡喜、法喜充滿的講,一切皆佛性流露的作用,是誰在講話?我如本自家寶藏一切具足,自家寶藏在講話不假外求,不是佛祖或菩薩附身講話,不是阿羅漢、緣覺附身或祖師附身講話,不假外求,自家寶藏一切具足使用自在。所以慧海禅師說:「我自從悟明本性後,從此一時休去我的煩惱,貪、瞋、癡不再現前,我的心安閑寂靜是無事道人,所作皆辦梵行已立,不必再修行修到死去活來,已是超凡入聖之人,從此一時休去,我自家財寶隨身受用。」如此才是快活,才是法喜充滿,才稱爲輕安、聖人,無一法可取,無一法可舍,我的佛性無法舍去,無法取得。

  有力量扛一百公斤水泥的人,無法將自己扛起來,你有辦法扛別人,無法扛自己。佛性一樣,你能講經說法,能見、聞、覺、知,但無法舍棄佛性,無法取得佛性。雖然我講經到現在已叁十五分鍾,但我的佛性無增無減,你覺得有生有滅,這是相用的生滅,但你未見我自性的不生不滅,不見一法有生滅相,不見一法有來去相,無來無去,無取無舍,不垢不淨,不一不異,遍十方界,無一微塵不是自家財寶,我們自心一體叁寶,當下常自現前,我的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即刻現前。若見性當下見,當下未見性,盡未來際也未見性。現在這一秒鍾未見性,下一秒也一樣未見性。

  因此,自心一體叁寶常自現前,見性之人他的自性就是佛,自性能演化無量法寶,自性當下清淨如僧寶無二,叫做一心叁寶當下現前。開悟證果見性的人,一切功德具足。慧海禅師的法語再念一遍:

  唐朝慧海禅師雲:「汝自家寶藏一切具足,使用自在不假外求,我從此一時休去,自家財寶隨身受用,可謂快活。無一法可取,無一法可舍,不見一法生滅相,不見一法來去相,遍十方界無一微塵許不是自家財寶,自心一體叁寶常自現前。」

  因此,慧海禅師所說見性成佛的道理也好,【涅槃經】的啓示也好,【般若叁昧經】的啓示,南嶽禅師的開示,乃至叁藏十二部教典教我們如何見性成佛的道理也好,無非要承認一個事實,你要先見性,見性後再來修福修慧。有人問如本,若未見性修福修慧有效果嗎?有,所謂「福能蔭慧,以慧頓斷煩惱證菩提。」因此,較無慧根的人福報修多了,就穩重了,道心不會搖搖晃晃。以禅定來修智慧,再頓斷煩惱,這是漸根的人、中下階層的人所修。

  上根機的人對見性成佛法理可深入了解,見性後修行勇猛精進如野馬勇往直前,一無障礙,其般若智慧像洪水滾滾而流,因此要修福修慧、修慈悲心、、研究道理等,稍微接觸即懂得。

  所以,見性是你我佛弟子,每一個想要成佛的人都要經曆的,還有一位開悟聖僧說了一些啓示,這些啓示是讓你善根大展流露的話,是讓你破迷啓悟、見性成佛的話:

  開悟聖僧雲:「終日騎牛不見牛,昧了自家忘了牛,

  千裏追尋覓不得,忽爾覺知吾騎牛。」

  意思是我從早到晚每天騎牛,但是卻沒有看見牛,「牛」代表「佛性」,我每天用我的佛性,騎我的佛性,佛性爲我奔波,南來北往,佛性在六根裏出出入入,在見、聞、覺、知,但我卻不知不覺,稱做「終日騎牛不見牛」,就是沒有明心見性,佛性在作用,自己無法自覺,叫做凡夫衆生。

  「昧了自家忘了牛」是指你未見性,因此將佛性拋之千裏以外,真可憐啊!如本常說你和外面的人做朋友,雖可賀可喜,但勿忘了自性,外面的朋友生生滅滅。現在是朋友,將來說不定爲了財、爲了情撕破臉,最好的朋友變成最可怕的敵人。因此,外面的朋友不了時(臺語,意即不長久),生生滅滅瞬息萬變,你爲何不和自己的心做朋友呢?凡夫衆生自古以來,之所以生死輪回,就是未明心見性。所以,如本千說萬說、橫說豎說、正說反說,無非就是強調「見性成佛」的重要性。見性後要轉凡入聖,要成佛易如反掌。

  「昧了自家忘了牛」「昧」就是愚昧不明白,不知自性就是未來佛。因此背離自心,就是「背覺合塵」,應該要「背塵合覺」才對,反而「背覺合塵」,離開如來藏性,向外追求外在一切法,如此與道不相幹,永遠無法見性成佛。

  「千裏追尋覓不得」心外求佛之人,那怕多生累劫都無法見性成佛,問他能否見性成佛?只問他是否能回光返照,照見本性,而非心外求佛。

  剛才說你求佛做什麼?佛陀每天現身給你看又如何?你又不會成佛,因爲你沒有見性,佛是佛,你是你,客家人說:「汝是汝、俺是俺」你不是我,我也不是你,各自獨立各自不相同。佛是聖人,你是凡夫,聖人每天現身給你看,你也不會成佛。問你能否成佛?全看有無依照佛陀的方法、理論去明心見性才重要。要明心見性,不要「千裏追尋覓不得」,離開佛性向外追求外在一切佛、法、僧都是顛倒,怎樣都找不到,一定要回光返照,心收攝回來照見本性,剎那間就契入。總之,教你不要心外求佛,否則永遠找不到佛。

  「忽爾覺知吾騎牛」有一天你依照十方諸佛的方法去修行,按照見性成佛的法門去用功,嗯,恭喜你!回光返照見性了。覺知自己騎牛,代表找到佛性了,可以駕馭自己的「性」,以前被「性」支使,現在可以駕馭「性」了。

  以前的人說「使性子」︵臺語︶不好,其實另一個角度來看,「使性子」是我能管理「性」,不要被「性」所支配,若被「性」駕馭,會顛倒、情緒化、鬧情緒、起貪、瞋、癡,要能駕馭自性,不使起貪、瞋、癡、恨,不使批評別人是非、人我,所以應該支配「性」才對。我要控製得住我的「性」,若被「性」支配,叫做「被牛騎」,應該騎牛才對呀!祖師法語再念一次:

  「終日騎牛不見牛,昧了自家忘了牛,

  千裏追尋覓不得,忽爾覺知吾騎牛。」

  生活中自性起妙用我們往往不知覺,此稱爲「迷」。宋朝詩人蘇東坡先生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有一天,蘇先生到廬山一遊,此廬山前前後後、上下左右都無法窺見其全貌,「只緣身在此山中」人在山裏看山,只是局部的、片面的,所以有「正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見廬山真面目。」因此每天自性起妙用卻不見自性,就如同魚在水中遊來遊去而不知水,「日行山嶺不知嶺」明明走在山嶺卻找不到山嶺。每天每分每秒都在呼吸,卻不覺自己在呼吸,每天呼吸幾千幾萬次卻不自覺,但卻是常在呼吸當中。

  好比我有佛性,卻未發現佛性,迷而不覺就是這個道理,迷而不知自性名之爲「凡夫」。自覺本性、自覺佛性、自覺法身,當下就是聖人,見性成佛即爲此理。佛性在眼能見、在耳能聽、在舌能嘗、在身在皮膚能觸、在心能分別,在六根能見聞覺知,它做如此多的工作,但你見到本性了嗎?我現在要讓大家見性,將我的話記下來,按照內容去示範模擬,就會當下相應。現在我說一句、你做一句,不要增不要減。

  諸位,現在閉上眼睛我教你見性的方法,這個動作做完,問你一個問題看你有無見性。我手中有一個木魚此爲黑檀木,聲音清脆好聽,(敲木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諸位,見性了嗎?契會到自性了嗎?全國臺灣寶島所有人民百姓,聽如本在此敲木魚,有沒有見到本來面目呢?有找到自家寶藏嗎?如果見到了當下就契入,若見性當下即見;若沒有,就是未見到性。若見性了,如本恭喜、祝福你,繼續修福慧、莊嚴福慧,爲見性成佛厚植根盤,將來要成就佛道便指日可待了。所以,木魚在敲的當中,聽到了嗎?是誰在聽?有人說耳朵在聽,你完了,不知我的意思。誰在聽?佛性在聽、自性在聽。我笑一下,你就明白了,是誰在聽?聽的是誰?如果沒有靈性在聽,這木魚就算敲破了也聽不到。

  諸位,自性、佛性在聽,有知覺、有分別作用,無性,誰能聽呢?無自性、無法身、無神識的話,就算木魚敲壞了幾十個也聽不到。所以,是自性在聽,此自性就是你的本來面目,自性無生無滅、無來無去、不垢不淨就是你的本來面目。所以,這木魚不是隨便敲敲的,是要讓你見性的,咚:咚:咚:見性了嗎?如果見性,恭喜你。如果沒有,如本法師講演此「見性成佛」法門,日日精采、日日高潮、日日要讓你見性,若無法讓你見性,我不叫「如本」,惟有讓你見性,才是如本來人間的最大心願。祝大家人人見性成佛、福慧圓滿、速證佛道,再會!

  

  

《見性成佛 第一天》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