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念佛無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尋;眼前林樹並池沼,晝夜還能演法音。

  .念佛無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尋;眼前林樹並池沼,晝夜還能演法音。

  

  --明.呆庵普莊

  

  人人自己天真佛,晝夜六時常放光;剔起眉毛觀自得,何勞特地禮西方?明.呆庵普莊

  

  我們學佛,是要認識自己,尊重自己,肯定自己!

  

  「人人自己天真佛」,就是說每一個人都具有佛性,佛性是不假外求的,是人人本具,個個皆有的。蘇東坡曾問佛印禅師:「我們手上拿念珠,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拿念珠要念誰呢?」「念觀世音!」「爲什麼觀世音菩薩拿念珠要念自己呢?」「求人不如求己呀!」

  

  我們常常忘失自己,心外求法,怎麼可能找到本來面目呢?

  

  裴休宰相到寺院禮佛時,看到牆壁上有一幅人像字畫,就問:「這幅畫像畫的是誰呀?」寺僧說:「是高僧真儀!」「畫像我是看到了,可是,高僧在哪裏?」一寺大衆不知如何回答,裴休逼問:「寺裏有參禅的人嗎?」「有一位黃檗希運,好象是懂禅的人。」黃檗出來後,裴休揚聲問:「高僧畫像我已見到了,高僧在哪裏?」黃檗立刻大叫一聲:「裴休!」裴休應聲驚訝回答:「我在!」黃檗笑了:「高僧已在此,何必往別處尋求?」

  

  所以我們不要忘失了自己,人人都具有佛法僧自性叁寶,真如佛性不時會在我們心中放光!「晝夜六時常放光」,晝夜六時是印度當初計算時間的方法,我們中國計算時間是晝十二小時,夜十二小時,晝夜二十四小時。而在印度白天分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叁時;夜晚分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叁時,所以說晝夜六時常放光。

  

  「剔起眉毛觀自得,何勞特地禮西方」,意思是說「靈山就在汝心頭」,不必向外尋找,要肯定自己,尊重自己;不需特地去禮西方,要知道自己心裏的真如佛性!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