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能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在一方池塘水面上,陽光、月影、雲彩,都一一映現出來。《華嚴經》中有一首偈語:「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衆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意思是說:菩薩像是天上的月亮,高高挂在畢竟空上,衆生心湖裏的水,如果清淨沒塵垢的話,菩提月光就會映現了。如果衆生的心地不清淨,人品汙穢,光明就不會顯現,佛性就不會現前。
「問渠哪能清如許」,修道者的心湖怎會那麼清淨呢?因爲人心像池塘的水一樣,本來就是清淨的,只是被煩惱無明的風掀起了波浪,汙染了清淨水性。六祖惠能大師悟道時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的真如自性心海,本來就是清淨的。「爲有源頭活水來」,一如樹有根,水有源,只要心中的本源清淨,不斷把活潑的清淨水流出來,塘水就可以永保清淨。什麼是我們心中的活水呢?就是般若智慧;心中的慈悲,心中的清淨,心中的菩提,心中的忏悔,心中的慚愧,心中的信仰,心中的禅定!假如你心中能恒常不斷地流露出智慧、慈悲、清淨、菩提、忏悔、禅定、信仰……你的心海就會非常清淨、美妙了。自然能「天光雲影共徘徊」,有自然自在的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