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非去來今

  非去來今

  

  問:

  

  禅宗叁祖僧璨大師在〈信心銘〉中說:「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請師父從佛法的角度爲我們開示「信心」的要義。

  答:

  

  所謂「信心不二」就是沒有懷疑的余地、沒有選擇的余地、沒有動念頭的余地。「不二信心」是更加強、更肯定這個信心。「二」是二分法,也就是對立的意思。如果存有對立的觀念,表示信心沒有建立。「不二」在《維摩經》中講得最透徹,若能實際體會不二,自我體驗與佛無二無別、與衆生無二無別,真正的信心一定能夠建立起來。也就是說,在實證佛的境界之後,看到凡聖不二、染淨不二、煩惱和智慧不二;世間一切差別現象對他而言都無二無別,不只一體兩面,甚至連一體也沒有,這才是不二。這時,信叁寶的心必能建立,因爲自己的心跟叁寶也是不二的。

  

  「叁寶」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以及正在修行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門的出家人。在尚未實證佛的境界或親見佛性之前,叁寶是心外而不是心內的;如果親自實證佛跟我無二無別,叁寶就變成內心的東西,是本來就具備的東西。比如開悟前看《法華經》,《法華經》是心外的東西;開悟後看《法華經》,《法華經》則是自己心中流出來的東西。

  

  這種信心建立之後,會變成一個心不動的、無私的、無閑是閑非的人。自己該做的已全做完,別人的工作成爲他的工作。無內無外,無自無他,客觀與主觀是同一個東西;他會有無限的、平等的慈悲去度衆生。

  

  「言語道斷,非去來今」,這不二的信心究竟是什麼呢?我無法用語言說明;而且這個信心不會因爲你過去沒修行沒開悟就離開你,也不會因爲你現在修行了開悟了就來找你。它既不是因你開悟而來,也不是因你未悟而去;它本來就跟你在一起,如來如去,不來不去。

  

  僧璨大師這四句話相當深奧,可以說是〈信心銘〉的關鍵語。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