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叁十棒

  叁十棒

  

  問:

  

  如果在一般的學校裏,老師問一個問題,學生答不上來要挨叁十棒,答出來也要挨叁十棒,恐怕會引人非議。爲何這則公案「道得也叁十棒,不道得也叁十棒。」反而能助人開悟呢?但是用于禅法的話,是不是叫人不要在觀念上有一個執著點呢?

  師:

  

  這是所謂「德山的棒」,是德山宣鑒禅師的公案。「道得」就是你答得上來或開口回答,可是不論你回答與否或答對與否,德山都給叁十棒。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爲例,無常無我是大家對佛教的共識或通識,如果禅師問你:「一切是無常的或常的呢?」這個案子是現成的,你究竟回不回答?如果你不回答,問你問題爲什麼不回答?如果你回答,答案明明有了,還有什麼好回答?所以,回答是錯的,不回答也不行,這其中沒有邏輯的問題,也沒有對與不對的問題。重點在于正在求道的弟子若把心中所有的知識、經驗、學問──不論是從書本上看到的,或從人的口頭聽到的,或是自己體驗到的──用語言表達出來,那就是錯的。要離開心理的活動,離開知識的分別,這才是無差別、才是平等,才是不二法門。所以回答或不回答都不行。在這情況下,未開悟的人會被老師逼入絕境,向前無法進,向後無法退,向上爬不上去,向下入地無洞。這時會舍掉一切攀緣心,斷絕一切所有可以動的念頭,心中一切東西都不存在了,可以馬上開悟。清清楚楚的心中沒有任何執著,沒有主觀的自我也沒有客觀的環境,這叫一絲不挂,寸草不留,是大徹大悟的境界。道得不道得都給叁十棒是一種幫助弟子開悟的方法。德山對需要他幫助的人,會巧妙地用這個棒。

  

  

  

  

✿ 继续阅读 ▪ 藏頭白 海頭黑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