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岩甘露第二集
妙蓮老和尚
陸、居家學道
陸、居家學道
◎色身辦道報親恩
父母辛辛苦苦的養育,才成就了我們的色身;我們應當好好善用它來精進辦道、念佛、拜佛,以報父母培育之恩。
◎運用悲智度父母
聰明的人,你不想父母自在嗎?不依真理自己尚且不能自度,如何能度脫父母?要運用智慧、運用慈悲,要痛念家中苦惱的父母,立志自求了脫,來日才能度父母離苦得樂。不僅今世的父母,還有多生多劫的父母、兄弟、姊妹及一切衆生,都等著你去度脫啊!要有「舍我其誰」的大智、大勇,要舍凡情!若舍不得,永脫不了六道輪回!
◎情與無情圓種智
我們佛弟子要有超人之慧,自解脫令家人解脫,也令曆劫父母解脫,乃至全世界的人都解脫;到最極點是「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才是佛法最究竟歸宿之處。
◎回向兒女學佛道
諸位是佛教徒,智慧與人不同,若真正慈悲兒女,就要老老實實的拜佛、念佛、修行來回向他們,使能信仰叁寶、學道得解脫,將來同生西方,這樣對下一代才有真利益。
◎上代造惡殃子孫
世間人不知爲兒孫吃了多少苦!吃苦倒不要緊,有時還爲兒孫造惡業,那真是何苦來哉!你看秦始皇,爲了他子子代代能永遠做皇帝,哇!並吞六國,收盡天下鐵器,怕人家有刀箭武器來反抗;這樣忙,結果兒孫能得到好處嗎?要想兒孫永久好,那只有多做善事;作惡是害下代子孫呀!爲父母的人,不爲下代積萬世福,豈不愧對祖宗?不積陰骘缺少德行,怎會有福慧子孫來到你家投胎?
◎小心好運送叁塗
凡夫遇五欲--財、色、名、食、睡,好歡迎:「這是我的福報,我走好運了!」小心這好運把你送到叁塗--地獄、餓鬼、畜生道去了!切忌被它引誘!不貪不受苦。佛弟子應轉五欲而貪五戒:不殺盜淫妄酒,守君子之德風。
◎降情欲魔勿慈悲
平時我們對人當然要慈悲,但對包圍在你四周的七情六欲,就不能順其引誘。在五欲魔前是說不得大話的。七情六欲--這就是殺人不見血的鋼刀!誰不在這十叁把鋼刀下死?我特向你們點破喔!今生此世一定要降伏這情欲魔!
◎沾染五欲慧命死
五欲不要沾染,一沾染就死在裏頭;好象螞蟻爬到蜜罐裏,蜜糖好甜啊!你貪那個甜嗎?那就必死在裏頭了!五欲殺慧命就是這樣凶,所以必要離五欲,方可活法身慧命。
◎和情欲塵戰勝負
修行也是同打仗一樣!打什麼仗?同五欲六塵、七情六欲衆魔王打仗。你決定要消滅它才能夠活命,消滅不了它就被消滅。可憐的凡夫不知情欲會害人,反以它爲好。
◎知足常樂好修道
人的貪欲如同大海水,永遠填不滿;有了一百萬嫌不夠,一千萬還是不夠,總是不夠。人啊!什麼是苦?不滿足就是苦。什麼是樂?知足就常樂。大家只要衣食住夠了,就要好好的修道,你還要追求什麼?貪求那些五欲,將修道的大事、正業給忘了,專搞與了生死作冤家的事,這樣怎能了生死?這完全是自害,太冤枉了!
◎真正學佛最富貴
真正富貴者是學佛的人,我說學佛的人是指「真正學佛」的人。真正學佛就能看破、知足,知足常樂,這是最富;真正學佛就不被五欲牽著走,那是何等尊貴!舍此不爲,你尊貴什麼?富什麼?不爲物牽才貴,有功德財則富。
◎醉生夢死非佛子
千萬不要還想在世間做什麼有地位的人,那太顛倒了!如果還是和世俗人一樣醉生夢死、渾渾噩噩的,怎麼有資格稱做佛教徒?怎能叫近事男、近事女?又到那一天才了脫生死呢?生死不了,曆劫以來的父母師長、冤親債主一直在叁塗裏受苦,等待你度脫,他們等待、盼望,望得好苦啊!你不能一誤又誤,時間是不等待的,快作正課吧!
◎不求名利護叁寶
佛教徒應以擁護叁寶爲重,不要去求人間名利。人間名利于你法身慧命沒有好處,只有壞處;即使做了大皇帝也不能了生死啊!生死不了是萬苦之本。了情緣即斷生死,了生死才是最樂泉源。何者是苦本樂源,你該明白了吧?
◎爲情犧牲不值得
偈雲:「愛河千層浪,情海萬重波」,可歎世間愛情就好象蠶絲一樣,裹在繭裏頭,怎麼會不死?你看男女沒有談戀愛時是多麼安然自在!多麼天真純淨!一掉到戀愛河中就昏了。戀愛要是起了風波,一時想不開就跳樓自殺,那不就做了冤枉鬼?生命的存在是何等重大!爲情愛這不足挂齒的事犧牲,太沒價值了!犧牲要重如泰山:比如爲國、爲民,不成功便成仁,那才偉大、夠有意義呢!
◎放不下就擔起來
這樣也放不下、那樣又放不下,在人間總是還有人情溫柔的包袱;與其放不下,那就擔起來好了。你就好好孝敬父母,把兒女教養好,時時贊美出家學佛,到某個時候,送兒女出家修行,彌補一下你的不足,這是最好的辦法。
◎施舍功德應早求
你想有福報嗎?那就要趕快做施舍功德;自己生活費夠用就好,多余的錢供養叁寶,物件、衣服多了就送人。當然,在富有的臺灣,不好的衣物想送人也沒人要,但在貧苦的非洲等地方,想要有一件破爛衣服都沒有喔!所以還是要想辦法將多的東西布施給需要的人,否則囤積太多東西會損福報;到死的時候,你那些東西都是垃圾,誰要你死人的衣物?何不及早布施求福,解貧窮苦?好事快做吧!
◎致富之道要施舍
佛法講爲富之道就是要布施、要舍,舍才是致富之道。可是一般人說:「我這麼辛苦得來的錢還給人享受,我怎麼舍得?」如此悭貪,那多余的錢你享得了嗎?古人說:「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大廈千間,夜眠八尺。」你一晚還能睡一百張床嗎?那你苦死了!而且錢財放著不用,也不能長久保住喔!錢來的時候是難,去的時候很容易!何不趁有財時趕快爲兒孫布施培福,令子子孫孫都好呢?
◎善用錢財功德大
錢是從黃連樹上摘下來的,辛苦賺來的錢要好好善用。佛教徒除了孝敬父母、教養兒女,也要多供養叁寶、建道場,利益無量衆生了生死、成佛道。這樣財施就等于法施的功德,這種功德才是最大,所感得的福報更是特別大。
◎設立佛堂合家福
在家修行,如果環境許可一定要設個佛堂,最好再點個長明燈,每日供上淨水、鮮花、時果;即使不能每日,至少初一、十五也應該要供。供佛果品可以孝敬父母、慈愛兒女。這並不需花費太多錢,而且供佛用錢是應該用的,合家求福慧嘛!這不是浪費。有錢當用而不用是小氣鬼,如何能做大人、有大福呢?若無錢,至誠心供一枝香亦可。
◎更待何時度此身
「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難聞的佛法已聞,難遇的佛法已遇,而且又在修了,你們修要真正的修,不要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把大好光陰空過了。今生若不度脫,轉世想再遇佛法,那真是難了。不要以爲自己可以長命百歲,「閻王要你叁更死,誰能留你到五更?」所以想要學佛、想要出家的,想到即刻就做,不要等一切事情都安排好、什麼事情都如意了再來。你這件事情還沒做好,另一件事情又來了,世間事永遠也安排不完的。不要自認聰明,盡爲自己打算,世間那有這麼多如意算盤呢?你快算算自己是真聰明嗎?
◎一家主婦心平和
你身爲一家主婦,上有公婆、下有兒女,要孝順父母、尊敬公婆、教好兒女,心裏平平和和的,心一和氣家裏就快樂、安靜。不要一有事情,事還沒做就煩惱;煩惱一來,看人家不好的固然是不好,好的也是不好,那這個家庭多麼苦!家裏各人都有個性,你不可個性偏執而妨礙衆人。
◎巧把塵勞爲佛事
你要有智慧,才能巧把塵勞爲佛事,否則塵勞是生死根,你就被塵勞煩死了。要忍辱!塵勞是苦,但只要你運用智慧,那這個苦就是出苦之良方。諸佛不都是「以苦爲師」嗎?怕苦不行!要在苦中開智慧,要想:「怎樣了這個苦呢?」要想方法了苦,如果你有智慧就觀照:「塵勞本性是空,了不可得」;如果你沒智慧就觀因果:「這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沒因不會感果的!」那有什麼法能解苦呢?這就要學佛、念佛,不畏塵勞,且把塵勞化爲佛事。
◎居塵修道大丈夫
世間多數人所作所爲都與道相反,如果你在塵勞還能修行,那真是于無量諸佛前種諸善根,才能在俗而不受妨礙;好象鴨鵝一樣,在水中遊哉悠哉而不會溺死。所以出家是大丈夫,在家學道更是大丈夫根性,否則怎能居塵修道?
◎大衆熏修希勝進
如果參加五百人的念佛共修,大衆異口同音念佛你聽到了,那你念一聲佛號就等于念了五百聲,大衆熏修的力量多麼大啊!你在家裏念佛,念一聲佛只聽到一聲,所以在山上修七日勝過在家修七年。你們想了生死就要常來打佛七,更要行菩薩道多帶人來念佛,這是你修福慧的好機緣。
◎修行融合生活中
修行要與生活相融合,如果日常行爲不檢點,老習氣還是不改,習氣多,障礙也就多。那樣念佛都不夠消罪業,那還能增福慧?要洗心革面,把人格完成好了,那隨時修隨時得利益。你好好把握這一法,修行有功力就萬事通。
◎夕陽余晖要把握
年老了身體難免會有病痛,但還有精神可以用功,如夕陽之余晖未盡;然所剩時間並不多了,應該要怎樣好好加強自己啊!過去既已過去,過去不懂怎樣修行,現在就要好好把握時間用功啊!加油、加油,少閑話,多念佛。
◎莫思往事快念佛
年老了…
《靈岩甘露第二集 陸、居家學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