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往生有分 第二集 特稿選粹

  往生有分第二集 妙蓮老和尚

  

  

    特稿選粹

  

  靈岩山上萬人祝壽

  

  ––祝賀妙蓮長老七秩嵩壽小沙彌自生

  

  這一天是我的恩師上妙下蓮老和尚七秩嵩壽良日,靈岩山寺常住大衆爲老和尚祝壽拜梁皇寶忏,恰于今日功德圓滿,堪稱盡虛空、遍法界的衆生,承斯功德,出叁塗得生善道者,其數當不可勝計;即人天仙道大衆亦蒙受禮忏功德回向,及佛力加護,智慧福德增長、往生西方。余深爲寰宇大衆逢此勝緣,致誠摯之祝福!

  

  一、信衆雲集恭祝嵩壽

  

  民國八十年叁月叁日,弟子信徒們爲老和尚祝壽。從上午九點起,大雄寶殿下層的大講堂裏,壽堂布置的十分莊嚴,已有數千人雲集,引領等待,准備向上妙下蓮老和尚拜壽。

  

  當老和尚到場時,掌聲雷動,大衆歡喜踴躍,就地跪拜。老和尚上臺爲大衆開示說:「並不是我老和尚喜歡拜壽,而是用這個名義,讓所有的護法信徒抽空上山,多布佛種啊!」參與拜壽的有宜蘭佛國山寺的開山和尚上悟下宗大法師,他也是專弘淨宗的大德,老和尚稱贊他是一位福慧雙修的佛門後起之秀,對他非常賞識。

  

  拜壽後,接著是供僧,因爲常住法師非常忙碌,特令我們叁十七位小沙彌代表入座,大家看見小沙彌可愛可敬,無不爭相五體投地,恭敬頂禮。

  

  午齋時,老和尚將九層壽糕切開,分給與會的大衆,並說:「希望大家吃了壽糕後,在佛法的道業上要步步高升,每人都百壽長命,到了西方都能跟阿彌陀佛一樣,無量光、無量壽!」大衆齊念:「阿彌陀佛!」又是一片雷霆掌聲,整個拜壽的活動,到此進入高潮;人人興奮,個個聲高朗爽,萬衆一心恭念:南無無量壽光佛,同證無量壽,恢複法身佛。

  

  二、旭日光輝攝受衆生

  

  古人言:「人生七十古來稀」,從古至今,活到七十歲的人並不多,然而上妙下蓮老和尚至今已滿七十高齡,而精神矍铄卻不遜青年。所以如此,應該歸功于他老人一生的刻苦修行。他從九歲出家,至今已六十一個寒暑,先後閉關二十年,修般舟叁昧十次,佛教的曆史紀錄能有這樣成功的行持,更可說是稀中之稀了!

  

  如今也有名人張群老先生說過:「人生七十才開始」,當今深受信衆禮敬愛戴的老和尚,就是這樣代表性的大人物了。他的一切如東升的旭日,放出燦爛的光芒,普攝十方一切衆生。

  

  回首過去,老和尚九歲出家,二十歲于南京寶華山受具足戒後,即赴蘇州靈岩山寺參學,二十八歲在香港大嶼山及青山閉關潛修,閱藏念佛,並虔修諸佛現前叁昧十期,一期九十天,不坐不臥,一心念佛。民國七十叁年于南投縣埔裏鎮購地十甲余,創建臺灣靈岩山寺,至今已高齡七十。山中殿堂尚未全部完工,老和尚仍悲心不減,夙夜匪懈,努力于佛教的擴大與發展,令人感佩不已!尤其爲弟子的我們,要至誠侍隨老人家,敬心依教奉行。

  

  叁、立志發願濟世度衆

  

  老和尚常在衆弟子前宣稱:「我發願要度二百萬人出家,使臺灣邁入佛國的領域。要成就這種大願,必須購約兩百甲的土地,建設一座像大陸的叢林,遵循古祖規範,培植僧才,將佛法普遍弘揚到世界各地。」

  

  可能有人認爲這是一個妄想,但老和尚卻不這麼想。他說,過去諸佛的淨土,都是在宏偉的願力下完成的,所以他也要發出這一大願。身爲老和尚弟子的我們,有責任去實現他的弘願,相信在衆佛子的共同努力下,未來紹隆佛種、住持叁寶、化度衆生的巨業,必能如水就壑,終必圓成。

  

  老和尚也教示我們:世間學子從小就要立志,將來才能成大事;學佛的人必須發大願,才能修大行、感大果。發大願就是立大志,朝向所定之目標前進,加上不畏苦、不怕難的勇猛心,就不會中止我們的步伐。地藏菩薩發了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證菩提。」想一想!地獄何時可空?衆生何時可盡?遙不可及!然而這一誓願既發,地藏菩薩就永不退卻;我願與有心學佛者,一齊效法地藏菩薩和老和尚的精神,奮力向前,永無止息。

  

  四、娑婆世界轉爲佛國

  

  希望你親近這位願力宏深、悲心深切的佛門耆宿,相繼追隨做苦海之舟,與老和尚共同弘揚靈岩山的雄偉事業。古德說:「製心一處,無事不辦」,相信不久的將來,這塊靈岩佛土就是大衆所期待的昏衢明燈!事實上,此一靈岩淨土早已是人間的明燈了。

  

  願力不可思議,佛力、法力不可思議;展望未來,佛教界的團結合作,必是度生最基本的條件,願這一股力量不斷凝聚擴展,讓娑婆世界轉變爲佛國淨土。

  

  ––摘自佛教新聞周刊第七十九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