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後記 -- 繪于水彩畫中的佛教

  後記 -- 繪于水彩畫中的佛教

  作者:金基德,金汶映/著 金炫辰/譯

  

  

  繪于水彩畫中的佛教

  

  推薦的話——李賢珠(牧師、童話作家)

  

  佛家深奧的教義被承載在一幅明麗的水彩畫上。

  

  故事的大概就像題目所標示的那樣,講述像季節輪回般循環著的生與死。春到夏,夏到秋,秋到冬,冬又回到春。四個季節的形態色彩迥異,卻存在于同一個空間中。

  

  季節更替和生命的傳遞交叉著展現在我們面前。

  

  春天是萌芽與盛開的季節。

  

  佛家所謂的「無明」在小沙彌心裏種下煩惱。如果他折磨小魚、青蛙和小蛇時,就知道衆生的痛苦即是自己的痛苦,任何死亡即是自身的死亡,他一定不會也不願那麼做了。

  

  因蒙昧而得的業報很快降臨。小沙彌嘗到了與小魚、青蛙和小蛇一樣的痛苦。

  

  季節更疊,進入結果抽穗的夏天。小沙彌長成帥氣的男子,稱呼也成了「少年僧」。他與來庵裏養病的少女朱顔互相愛慕,終于在塵世和庵堂的連接點——船上——盡情纏綿。

  

  老僧發現後問犯了罪般低垂著頭的少女。

  

  「現在不難受了吧?」

  

  「是。」

  

  「原來這就是對症的藥。」

  

  "......"

  

  「現在身體康複了,就沒必要留在這兒,離開吧。」

  

  少年僧驚得叫出聲來。但老僧走開了,只留下一句話。

  

  「你要當心。因愛生出執著和欲望。從執著中又會生出殺氣。」

  

  少年僧離開佛門,來到漢城與少女過了一段幸福的日子。但當他看到朱顔躺在別的男人懷裏時,憤怒和嫉妒充斥著他的心,終于犯下殺人重罪。愛欲結成了孽果。

  

  轉眼間師父已成了老僧。秋意漸濃的一天,那個被警方追捕的殺人犯進了庵,從包裏拿出帶走的木佛像放回空置多時的佛壇,卻始終無法正視那佛像。老僧平靜地說道:

  

  「看來俗世的生活讓你很疲憊……好好休息吧。」

  

  青年雖然逃回了庵中,卻無法從他親手播種且已結實的煩惱中逃開。就在他想自殺的時候,老僧出來製止,用棍子打得他渾身是血。

  

  老僧養了一只小貓,用貓尾蘸著墨水在地上寫下般若心經的最後一段。

  

  揭谛揭谛 波羅揭谛 波羅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

  

  老僧把刀遞給青年說道:

  

  「用刀把那些字全刻出來。一字一字地刻,把你心裏的怨怒也一同挖出來吧。」

  

  青年在地上刻字的手顫抖著,還滲出了血。老僧對隨後追來的警察說:

  

  「這是般若心經。讓他刻完之後再走吧。」

  

  「需要多長時間啊?」

  

  「明天早晨就可以完成了。」

  

  青年刻了整整一夜,累得睡著了。警察幫老僧給刻好的字漆上黃、紅、紫等各種顔色。當清晨的陽光照著五色斑斓的般若心經時,青年隨警察離開了茱山庵。老僧又把木佛像放進青年的包裏,說:

  

  「佛壇我會空著的,別忘了把它拿回來啊。」

  

  送走青年的老僧,盤膝坐在船中點燃的柴草上,圓寂了。從熊熊火焰中,像是對身旁人叮咛一樣,流出老僧的最後一句話。

  

  「願所有生靈幸福、平安、快樂。」

  

  深秋,果實成熟的季節悄悄地過去。

  

  冬天。

  

  整個世界都被冰封了。隔絕而又同時連接著庵和外界的湖水也凍成了冰。一個中年男人走過湖面,出現在庵前。

  

  中年人進入幾乎成了廢墟的庵中點燃殘燭,收殓老僧的法體。將撈出的遺骨放進木佛像沈到湖底。他留在茱山庵,用手的熱量把巨大的冰塊融化成形,造出佛像祈禱。從他身上再也找不到殺人犯的不安和痛苦。

  

  一天,一個背著嬰兒的女人來到茱山庵。她把嬰兒留下,趁夜深偷偷離開,卻掉入湖面的冰縫中……中年僧從嬰兒想到自己的過去,把那些「難以忍受的無涯寂寞,初戀上的美麗少女,執著和怨恨衍生出的殺戮,持續的忏悔,然後是艱難漫長的修行,頓悟的一瞬間……」和土一起攪拌,做成佛像。那是帶著微笑沈浸在嚴肅思考裏的半跏思惟彌勒菩薩像。

  

  中年僧懷抱著佛像,身挂磨石艱難地爬上山。他要像小時候解開小魚、青蛙和小蛇身上的石頭一樣,把系在自己心底的煩惱徹底拋掉。他的兩頰流下了忏悔的眼淚。

  

  寒風更加凜冽了。中年僧回頭去撿掉下山的佛像時,耳邊忽然響起師父念的經文。

  

  拋掉恐懼仿徨

  

  摒棄俗念的束縛

  

  置生死于度外

  

  憑靈犀一點勇往獨行

  

  獅虎不驚于聲

  

  罡風不羁于網

  

  荷不染于淤泥

  

  憑靈犀一點勇往獨行

  

  中年僧重登山頂,把佛像立在石上,盤膝坐在一旁。中年僧的嘴角浮起淡淡的笑意。他的模樣就像是另一尊「微笑著沈思」的半跏思惟像。

  

  又是春天。

  

  小沙彌在山野裏玩耍。

  

  僧人用擔憂的眼神望著把石子放進小魚、青蛙和小蛇嘴裏,咯咯笑著的小沙彌。

  

  這中間季節已輪回了無數次,很多事物改變,但也沒有一樣事物是真正改變了的。

  

  就像春夏秋冬依次流轉後,春天重新來臨一樣。

  

  是啊。無論何時,人類因愚昧而滋長的執著,由愛欲和憎怒衍生的煩惱都不會消失。如同春夏秋冬一季接一季不斷到來一樣。

  

  但是,沒有黑暗,不會有光明的概念;沒有煩惱,也就無所謂菩提。一切貪嗔癡都是值得感激的修煉。眼看自己播下的煩惱種子開花結實,經曆世間本應有的苦痛後,才能轉生爲拈花微笑著的佛。

  

  如今明白衆生皆佛,煩惱即是菩提,我們還能憎恨什麼人,懲罰什麼人?

  

  (全書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