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脫钏悟道(出坐禅叁昧經)

  脫钏悟道(出坐禅叁昧經)

  

  【經文】波羅奈國王,夏天暑熱時,居高樓上,坐七寶床,令青衣侍女磨牛頭旃檀香,塗身。侍女臂帶多钏,摩擦王身,钏聲滿耳,王甚厭之,教令次第脫钏,臂余一钏,便寂然無聲。王即悟曰:『吾爲國王,國家臣民彩女,多事多惱,亦複如是。』即時脫離愛欲,屏人獨處,思惟道法,得辟支佛果,須發自落,著自然衣,從樓閣去,以己神足之力,出家入山,如是因緣,成中品辟支佛也。

  

  【譯語】印度昔時分爲許多小國,其中一國,名波羅奈,地方既近熱帶,到了夏天,尤其熱得難受,所以國王住在高樓上,爲其比較的涼爽。坐的是七種珠寶鑲成的床,還命青衣侍女磨一種寶香,名牛頭旃檀香。這香很名貴,功能辟穢解暑,把來磨成細末,塗在身上,那種芳香與舒適,決非現在的爽身粉所可比。現在我們在上海看見的印度婦女,所帶臂钏,都是細而多,成大把的套在臂上,大概是從古相傳這樣的吧。彼時青衣侍女帶著臂钏,替那國王滿身塗香,塗時臂钏發出铿锵聲,國王聽著不耐煩,就命她們脫去多钏,一臂只許帶一钏。這樣且磨且塗,雖然一般是纖纖素手,卻皆寂然無聲了,那國王忽然因此開悟,心想:『吾做國王,外面有百官與民衆,宮內有許多彩女,有的是叫吾煩心的事情,事越多,吾的煩惱也越重;若使吾一人獨處,好比臂上只帶一钏,何等清淨呢?』于是把那些愛彩女愛享用等心,一齊收起,他一人獨坐,很靜很定心的,思想正道,居然被他證悟,成了辟支佛果。于是須發不剃自落,因須發比爲煩惱絲,煩惱盡則煩惱絲自然不生也,身著自然衣,不由人製,自然而生,輕軟美妙,非世間绫羅可比。用「神足通」的力量,從所居的樓閣,飛行出家入山,這樣因緣,成就了中品辟支佛。

  

  【釋義】波羅奈王因钏聲的煩擾,悟得國事家事皆是煩惱,經文既說得明白,吾們今日讀之,也無不明白。不過波羅奈王靜中參悟的東西,吾們卻不明白了,因爲這樣,波王成了辟支佛,吾們依然是具縛凡夫。這因爲波王已經多生的修持,恰到這一世因緣成熟而悟道,吾們壓根兒沒有修,或雖修而功行尚淺的緣故。吾們卻不可自暴自棄,須依大乘諸宗之修持法,認定一宗,一門深入,不求近功,亦不退轉;則必有一世,必有一天成道,無上正覺且可得,況于辟支佛果。古人雲:『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正謂此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