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精進
精進,本來是沒有精進的;說是有精進,這不過是對我們一般凡夫來說這個法,根本在精進本身上,是不會有個精進的。所以「六度」都是精進,也都不是精進。
布施、持戒、忍辱,是屬于身的精進;禅定、般若,是屬于心的精進。這樣講起來,六度裏這個精進根本就沒有了,精進就變成其他的,如般若波羅蜜等。譬如你多做布施,這是布施精進;你多持戒,這是持戒精進;你多忍辱,這是忍辱精進;精進再精進,這是精進本身再精進;你禅定精進,坐禅不休息,這是坐禅的精進;你修般若,修習般若智慧,這是智慧的精進;學習般若法門,則是般若的精進。所以這精進本身就沒有精進,它變成勞而無功;因此你不要執著你有精進,那就是真精進。要是執著我這裏也精進,那裏也精進,說我這個精進可是無量無邊的,六度波羅蜜我都精進了,那就等于沒有精進了。因爲你有一個精進在心裏,障住你這種境界,就不是真精進。
佛法要是真明白了,根本就沒有。你沒有明白的時候,是有這個東西;明白了,就沒有了。那你說:「我現在就沒有了,我也不精進了。」那你不精進,也是沒有了,但這是不同的。要是你真正明白佛法,真正精進也沒有了,爲什麼?因爲你不執著了。你要是不明白佛法,一味執著你的精進,那不算精進。因爲你根本就不懂什麼是精進,所以更談不上精進。所以你沒有懂得佛法的時候,你不明白;你要是懂了,你還要放下它;你不放下,那還是不懂佛法。這就是教人離一切執著相,什麼事情都不要執著;你有所執著,就是不明白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