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叁篇 回歸內在的聲音 - 轉自私自利的我爲功德的我

  找回自己 

  聖嚴法師

  第叁篇 回歸內在的聲音 - 轉自私自利的我爲功德的我

  

    轉自私自利的我爲功德的我

  

  在人生的過程之中,多半人都覺得有一個目標要去達成,這個要達成的目的是「我」,而正在往這個目標努力的也是「我」。

  

  很多人會問,人生的目的是什麼?我認爲,人生的目的是還願和許願,在還願和許願過程之中的就是「我」。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認爲,人生的意義是負責、盡責,負責、盡責的人是「我」,負的是我應該負起的責任,如果我是國家的公民,就要負起國民的義務、責任;如果我是一個法師,就要負起法師的責任和義務。每個人都可能同時扮演許多不同的角色,你可能是一個太太,也同時是孩子的母親,又是一位女兒、媳婦,在工作場合上則是一個職員……,你有很多的角色,凡是這些角色的責任和義務,都是你。

  

  人生的價值,則是在于奉獻、感恩,當我們有東西可以奉獻給別人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到這是「我」;當我們接受別人的協助,而且願意感恩對方的協助,這也是「我」。

  

  爲什麼我們要對做好事的仁人義士給予鼓勵和表揚,因爲對社會大衆很有意義,這可以讓大家看到他們對社會的奉獻,以及他們所受到的表揚與鼓勵。在此,感受到被表揚的是「我」,看到人家被表揚的也是「我」。

  

  還願、許願的是「我」,負責、盡責的是「我」,奉獻、感恩也要有「我」,但是佛教也指出,衆生就是因爲有「我」,所以産生種種的煩惱,因此特別指出需要有無我的修行。只是一開始就講無我,幾乎是不可能的,必然還是要有一個我,那就不妨把自私自利的我,轉變爲「功德的我」。

  

  很多人都知道,把錢放在自己家裏並不保險,因爲可能會被小偷偷走,也可能被一把火燒了。所以,有人把錢拿去投資置産,或是把錢存在銀行裏;但是投資可能會蝕本,銀行也難保不會倒債。

  

  究竟要怎麼樣才是最保險的呢?最好的辦法,是把財産儲蓄在所有人的幸福中,那才是最究竟、最可靠的儲蓄。所謂「儲蓄在所有人的幸福中」,就是提供我們有形、無形的財産,包括智慧的財産、體能的財産、時間的財産,爲衆人謀福利,幫助其他人獲得利益,這不但水火不能破壞,小偷偷不走,強盜也搶不去,連政府抽稅也抽不到,爲什麼?因爲財産都釋放給大衆了。這種情形的我,就是功德的我,你付出多少,你的功德就有多少。功德的我是不爲自己的私利而傷害他人,而會盡量充實自己的生命,努力于學習,然後把自己所擁有的奉獻給他人。

  

  或許有人會認爲這個人好笨、這樣做太傻,自己的錢不用,給人家用;自己的福報不享,給人家享受;自己有時間不好好玩樂,還去做義工奉獻給別人。其實在奉獻的過程之中,自己的收獲反而更大,成長反而更多,這樣的過程雖然也有一個「我」,但卻是「功德的我」。

  

  功德的我是以還願和許願的心主動付出,所以一點也不覺得苦,反而會覺得非常快樂,也因爲懂得感恩、奉獻,更覺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爲什麼值得?因爲做了對人有利的好事,生活有意義,生命價值就這樣呈現出來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