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自己 聖嚴法師
第一篇 掌握人生方向盤 - 找到生命的價值
找到生命的價值
經常有人向我訴苦,說他們自己這一生好象是白活了!不但經常是在胡思亂想之中,體會不到活在當下的自在;更嚴重的是,心裏常有一種悶悶的、被蒙蔽的感覺,每天活得麻木不仁、行屍走肉一般,找不到生命真正的價值!
要活出生命真正的價值,就要看我們怎麼使用生命;生命只要被使用,就會有價值。不過,價值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
在創造生命的價值,發揮生命的意義之前,先要了解構成生命價值的要素,基本有叁種現象:第一是思想現象,第二是語言現象,第叁是身體的活動現象。佛教將這叁種現象稱之爲「叁業」:身體活動的行爲叫做「身」,語言的行爲叫做「口」,思想的行爲就是「意」。生命的價值是正、是負,就要看我們如何運作這叁種現象,怎樣使用這「叁意」。
所謂「負面」的生命價值,就是在品德、人格方面成長得不夠,對飲食、男女等生存的物質需求與欲望較強,這是屬于動物本性的、獸性的表現;一旦這部分的欲望比較強,精神層次就不容易提升。
至于「正面」的生命價值是什麼呢?就是具備且發揮了作爲一個人應有的行爲,包括:倫理道德、人際相處間的互助與尊重、理性與思想。尤其是第叁項,人之所以可貴,就因爲人是理性的,會思考,有思想。
老虎吃人,它只要覺得想吃,就隨時隨地想辦法去吃,並不需要有什麼想法,只要它想吃,它是不會去考慮人能不能吃?雞能不能吃?如果人類沒有思想,做出來的事、說出來的話就很容易和動物一樣。
所有的動物裏,只有人有思想,爲什麼不好好運用這種優點,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有意義呢?加強人之所以爲人的部分,生命的正面價值就能夠呈現出來。
不妨靜下來看一看自己:「我的腦中所想的,是道德的,還是不道德的?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是有用的,還是沒有用的?是實際的,還是不切實際的?」只要經常反省,便會發現:平常我們腦中所動的念頭,沒有用的比有用的多,不道德的比道德的多,負面的比正面的多。
但是,有些人會把心思用在另一方面,結果變成了心機。例如:明明心裏很生氣,已經在罵人、恨人了,但是嘴巴上不說出來,連臉上表情和行爲上也不表現出來;或是原本想講什麼,在頭腦裏過濾後,爲了自己利益,反而說出相反的話,讓別人都誤以爲他是好人、是君子、是可靠的人,其實他心裏面想什麼,沒有人知道。
如果思想是用在這個方面,那也不好。我們不是要在表面上做個好人,做個君子就夠了,最重要的還是要體察我們的內心,改變我們的內心,才能夠真正發現生命的意義,發揮生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