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要溫柔:聖嚴法師的禅式管理學
聖嚴法師
第叁篇 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 學著說到做到
學著說到做到
在時時更新的社會裏,轉型是不可避免的。
要如何才能堅定自己的決心、毅力,
克服重重困難,達成轉型的目標?
不論從事任何工作或任何行業,在時時更新的現代社會裏,轉型往往是不能避免的,要轉型,需要兩種動力相輔相成,一是決心,二是毅力。二者相加,就是想要、一定要、非要不可的動力。當你在決定轉型之後,心中會有一股強烈的意念鞭策你需要轉型、願意轉型,若不轉型,便會失去希望,然後下定決心去做,不管困難有多大,都得用智慧及努力去克服它。也就是說,你決定要做的事,已經過周全的考慮,而且深信這樣的改變,會比現況更好。
已經決定要轉型就不必再猶豫了。下定決心就去做,做了以後還要繼續不斷地做下去,這跟修行的態度有相似的關系。
佛教徒們常說︰「學佛一天,佛在眼前;學佛一年,佛在西天;學佛叁年,佛已不見。」當每天的修煉成爲一項日常的習慣後,不知不覺就會感覺不到佛在身邊了,漸漸地就會有點偷懶、懈怠,不再像剛開始的熱絡與積極。等到了學佛叁年,連信佛成佛的念頭也不見了。
重新開始不是原地踏步
時間一久,初發心的熱度就很不容易維持了,所以要發長遠心,也就是要有毅力、有恒心、要不斷地堅持目標;堅持不等于硬著頭皮拼著老命,而是不斷地提起最初的意願,不斷地回到初發心的原則上,一次一次地修正錯誤,重新開始。
重新開始,不是等于從原先的第一步上原地踏步,而是從現在的這一步上,調整步伐,繼續前進。當發現自己有一點懈怠、有一點停滯之時,就要讓自己日漸冷卻的心再度加溫,繼續邁向未來,達成目標。在走向未來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很多來自主觀及客觀因素的挫折,會阻擾你決心的維系和抱負的展現。
但是,不論如何被阻撓,還是要回到初發心的熱度上去,提醒自己從現在起,一定要走出該走的路來,即使困難重重,也要走下去,最後就會成功。
練習打坐,訓練毅力
如果決心不夠、毅力不足,可以透過各種方法來訓練,禅坐是其中一種很有效的方法。
禅坐能鍛煉人的毅力,堅定人的意志。
曾經有一位教授在跟他師父學習打坐的時候,他的師父在他腿上,放了一塊連他自己都搬不起來的石頭二個小時,讓他不能任意放腿或起座,只能想盡辦法來忍受身體的疼痛與內心的煩躁。對一般人而言,這是一個殘酷的刑罰,他卻願意接受。
經過這樣嚴厲的考驗以後,他承受困難的毅力增強了,做任何事情會堅持到底,在尚未完成目標之前絕不放棄任何努力的機會。
所以在轉型之前,必須考慮︰真的值得轉型嗎?真的需要轉型嗎?如果猶疑不決,表示還未准備就緒,目前不適合轉型。如不馬上轉型就有全軍覆沒之虞,那就非得立即行動不可了。否則,一邊騎著老馬,一邊另覓壯馬,是比較安全的。
不要意氣用事
在人生的過程中轉折點上,有時候也是需要有幾分冒險精神的。不過,人生無常,在短短的數十寒暑之間,究竟能有幾次大好機會?如果是機會來了,在轉型之前一定也要考慮清楚出路及退路,精神與物質的得失之間。比如說,夫妻兩人關系的轉型,難道一定非得離婚嗎?彼此修正相處的心態,培養共同的興趣豈不也是轉型?而離了婚再找另一個對象結婚就真的轉型成功了嗎?所以,關于個人生命生涯的轉型,千萬要仔細地考量一下,不能單憑一時之間的意氣用事,而橫沖直撞。
假若你已面臨水深火熱的狀況,當然要轉型。還沒有到水深火熱的狀況,可是往下走根本沒有把握,轉型以後也是沒有把握,機會各占一半。而現在也還未到達非轉不可的地步,這時候,你最好還是再考慮一下。如果明明知道轉型以後,有百分之百或是至少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希望,你當然要選擇轉型。最後必須要問︰轉型是爲個人私利或爲大衆公益,僅爲私利者宜多考慮,爲人爲衆者當仁不讓。(原載《天下雜志》二○二期)